能文能武,長相非常英俊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用語信息 | ||
許世友將軍,能文能武,長相非常英俊 | ||
用語名稱 | 能文能武,長相非常英俊 | |
其他表述 | 能文能武,長相十分英俊 能英能俊,長相非常文武 能長能相,英俊非常文武 能能能能,能能非常能能 能斌英俊 能○能○,○○非常○○ | |
相關條目 | 鄧曉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清查「五·一六」、改革開放、政治笑話 |
能文能武,長相非常英俊,或訛傳為能文能武,長相十分英俊,是當代中國互聯網鍵政圈模因,起源於對開國上將許世友(1906—1985)的評價。
起源[edit | edit source]
該梗起源於知乎。它在傳播早期更多是從字面意義上被解讀的,但隨着進一步傳播,其內涵變為對許世友的諷刺。
事實上,許世友和這三個評價都不沾邊:
- 「能文」:許世友建國後擔任文職工作,尤其是擔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期間,借勢濫捕濫抓,並誣告周恩來、譚震林等人為「叛徒」、「林彪集團」等,最經典的是在兩百職工的紫金山天文台里抓出一百八十多個特務
- 「能武」:中越邊境戰爭期間,許世友在東線戰鬥中和美食家韋國清將軍指揮失策,導致大量解放軍戰士做無謂的犧牲
- 「長相非常英俊」:一看便知
,腦袋和地瓜能夠以假亂真程度的能力
由於這種劇烈的反差感,加之知乎用戶對許世友更多「戰績」與種地瓜、表演功夫等軼事的科普,使得該梗很快流傳開來,並延伸至其他在建國後治理能力低下的保守派主政者,乃至於黨史上的「類人群星」們。
衍生句式[edit | edit source]
- 能文能武,長相十分英俊(訛傳)
- 能英能俊,長相非常文武
- 能長能相,英俊非常文武
- 能能能能,能能非常能能
種排列- 能斌英俊
- 能○能○,○○非常○○(可靈活使用,比如「能躍能進,艾公非常千古」)
評價[edit | edit source]
許世友本人被認為是混入革命隊伍內部的軍閥式的人物:在戰爭時期立有軍功,因此得以登堂入室主政一方,卻在地方隨心所欲亂搞一氣(比如大挖煤炭、清查「五·一六」、「抓特務」擴大化),在中央爭權奪利爾虞我詐,最後還被反攻倒算的保守派鄧小平開綠燈免於火葬。
對於右派而言,「能文能武長相英俊」可以用來否定革命的正義性;對於左派而言,「能文能武長相英俊」可以用來嘲笑革命中的叛變者投機者,於是雖然左右的目的不同,但在厭惡調侃「能文能武長相英俊」上達成一致[1],因此此梗得以持續傳播、推陳出新
在許梗走紅之後,類似的人物被越來越多地挖掘出來。他們或以整人見長,或為禍一方,或兼而有之,被稱作保守派的「五子良將」(眾所周知,五子良將大於五個人)。他們包括但不限於:
- 李井泉(1909—1989)
- 曾任四川省委書記,時稱「西南王」,主政期間堅持大躍進的左傾錯誤,強行徵購糧食,導致本省因缺糧而造成大量民眾因饑荒死亡,經典語錄「中國這麼大,哪朝哪代沒有人餓死!」
- 文革期間,李井泉被打倒,被斗得家破人亡,本人一度被綁架,妻子自殺,兒子被毆打致死
- 改開後,得以恢復名譽(皇軍的官方認證)
- 曾希聖(1904—1968)
- 曾任安徽省委書記,在大躍進期間積極推行極左路線,隱瞞災情,扣發中央文件,導致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在三年大饑荒時期餓死,連左得不能再左的李井泉都說:「曾希聖真是胡搞,這個搞法四川不能學。」
- 同樣大批餓死人的臨省山東問題「揭蓋」後,中央撤職了胡搞亂搞的舒同,由曾希聖兼任山東省委書記(才出虎口,又入狼窩),曾希聖在山東倒算得上盡職盡責,甚至調安徽的糧食救濟山東,然後於此同時自己的省份安徽還在不斷的餓死人。。。
- 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被打倒,文革時被打倒,並在文革期間死去
- 改開後,作為鄧小平與卓琳結婚的介紹人,得以恢復名譽(皇軍的官方認證)
- 吳芝圃(1906—1967)
- 曾任河南省委書記(先為省長,在鄧小平支持下鬥倒原書記潘復生上位),在任期間河南當地躍進運動大失誤、大失敗,生產大倒退,非正常死亡兩百多萬人
- 文革中吳芝圃遭揪斗,死於1967年
- 改開後,得以恢復名譽(皇軍的官方認證)
- 舒同(1905—1998)
帶書法家- 曾任山東省委書記,在任期間由於山東省虛報、浮誇嚴重,上百萬平民因飢餓而死
- 文革期間,長期被監禁、批鬥,經毛澤東推薦由他書寫的中國農業展覽館的匾額也被砸爛
- 改開後,得以恢復名譽(皇軍的官方認證)
- 張仲良(1907—1983)
- 曾任甘肅省委書記,在任期間堅持左傾路線,廬山會議上大批彭德懷,此後借「反右傾」變本加厲搜刮糧食,導致甘肅全省餓死上百萬人,臭名昭著的「夾邊溝事件」就發生在張仲良主政的甘肅
- 文革期間,轉職江蘇的張仲良被甘肅造反派到江蘇揪回批鬥
- 改開後,得以恢復名譽(皇軍的官方認證)
以上五人是三年饑荒(1959-1961)時期餓死人最多的省份的領導,又被謔稱為「五虎上將」
- 韋國清(1913—1989)
帶美食家- 先後曾任中共廣西區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主任等
- 文革期間,韋國清向反對他的「四·二二」等造反派紅衛兵組織發起攻擊,由此產生大規模濫殺運動,屠殺方式包括砍頭、棒打、活埋、石砸、水淹、剖腹、挖心、掏肝和炸藥炸等;並爆發了大量非饑荒食人事件,食人事件得到廣西的地方政府以及民兵團體領導支持,檔案披露廣西至少400餘人被吃、參與食用他人屍體者多達數千人
- 文革結束後,中央先後派出三個工作組去廣西進行調查,改組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也在全區開展處理文革遺留問題工作,歷時近5年,共有包括1.8萬國家幹部在內的5.3萬餘人被法辦或處分,至少10名組織或積極參與殺人者被判處死刑。但韋國清不降反升,進入中央,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還在軍內陸續發起了「興無滅資」運動等
- 在當今社會,據稱是韋國清的孫女韋慧曉,屢獲大獎,且得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位女艦長,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目前唯一的女艦長
- 由於韋國清主政下廣西的屠殺、食人事件太過野蠻離奇,在許世友梗走紅之前,韋國清就已經在鍵政圈喜獲「廣西美食家」「羊肝烹飪大師」「腹中有百萬雄兵」等稱號,韋國清與許世友的合照也被稱為「夢幻聯動」
- 趙永夫 (1915一1987)
- 河北正定人,青海省軍區副司令員。
- 在葉劍英的支持下,於青海二·二三事件中武裝屠殺「造反派」,造成打死169人、打傷178人的血案。
- 黃永勝(1910—1983)
- 本名黃敘全,湖北咸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 作為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支持並庇護了其下屬廣西軍區韋國清的一系列屠殺行徑,並直接參與領導
- 同時,在廣東任職期間,彈壓及殺害廣東的軍區幹部和「造反派」4萬-7萬人。韋將軍圖廣西,黃將軍圖廣東
- 陳再道(1909—1993)
- 本姓程氏,出生於中國湖北麻城乘馬崗程家沖,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
- 組織「百萬雄師」民兵組織,成員大多由退伍軍人組成,「官定造反」,陳再道領導的武漢軍區給「百萬雄師」大規模發槍,並組織「百萬雄師」與武漢軍區部隊進攻,屠殺武漢的造反派組織和群眾
- 七二〇事件(陳再道兵變)的主角之一(此事其實存疑,部分人認為這是林彪對陳再道的栽贓陷害)
- 當時差點把來長江游泳的那位給抓住了(抓住那個來長江游泳的)讓那位大人光着腳從賓館門倉皇逃離。
- 曾昭起(1946—)
- 山東省莘縣人,曾任中共冠縣縣委書記。
- 1991年4月27日,山東冠縣召開縣委擴大會議。會上通報了冠縣已被省列為重點管理縣,計劃生育全省倒數第一,縣委被黃牌警告。曾昭起說:「我已經給市委立下了軍令狀,如果一年之內計劃生育不能由倒數第一變成正數第一,我情願接受黨紀政紀處理,毫無怨言。……我們要痛下決心,用非常之法,下非常之力,干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採取什麼措施都要將人口出生率降下來。」
- 隨後發起「百日無孩」運動,下令「確保我鄉5月1日到8月10日這100日內不出生一個孩子」「生出來就掐死」,造成大量孕婦被迫流產。
- 運動期間,冠縣地界掛滿標語,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寧肯斷子絕孫,也要讓黨放心」、「上吊給根繩,喝藥給一瓶」、「寧肯流出來,不許生出來」
- 路憲文(1919-1995)
- 三年饑荒時期任河南省饑荒最嚴重的信陽地級市地委書記
- 瘋狂推進極左政策,大躍進中全國第一個暴露問題的地區,大批群眾餓死,吃人,部分群眾試圖逃難到臨省安徽,路憲文擔心事情敗露,調集民兵阻止民眾逃荒,最終事件報告直接被送到毛澤東案頭,路憲文被撤職,改開後,得以恢復名譽
- 滕海清(1909-1997)
- 1967年5月的華北局會議以後,內蒙古軍區降為省軍區,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滕海清任代司令
- 滕海清到任以後,對自治區公安廳和盟、旗的公安機關實行軍管。1967年11月1日內蒙自治區革委會成立,滕海清擔任革委會主任
- 在康生的支持下,滕海清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內人黨」大冤案。從1968年7月開始的「清隊」中,發動「挖烏蘭夫黑線、肅烏蘭夫流毒」運動,簡稱「挖肅」。「挖肅」主要是清查「反黨叛國的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簡稱「內人黨」
- 在這場大冤案中,大量內蒙古人民受到了慘無人道的摧殘和迫害。「內人黨」冤案造成的傷亡人數有不同的統計數據,目前主要有兩個數據來源: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特別檢察廳起訴書》數字:34.6萬人被關押,1.6222萬人被迫害致死, 8.1808萬人致殘
- 二是內蒙古大學編寫的《內蒙古自治區史》的說法:2.79萬人被迫害致死,12萬多人致殘
- 目前學術界比較公認的數字是:致死兩三萬,致殘12萬,關押50萬
- 周林(1912-1997)
- 李韶九
- (待補充)
- 戴季英(1906-1997)
- 紅四方面軍出身,在鄂豫皖反「圍剿」失敗後四方面軍被迫轉移,戴季英留在了堅持鬥爭的紅二十五軍繼續擔任肅反工作,其間造成一系列冤案,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投入陝北肅反,在陝北革命根據地參與大肆清洗本地幹部,陝北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志丹,重要領導人高崗統統被判死刑,砍完劉志丹頭埋的坑都挖好了
- 所幸中央紅軍長征隊伍此時正好到達陝北,中央果斷派人「刀下留人」,並對案件進行重審,最終證明全部都是冤案,劉志丹,高崗被釋放,戴季英被定性為「不負主要責任」(「主要責任」為陝甘省委書記朱理治)
- 建國後擔任開封地委書記,認為自己的官職與紅軍時期地位不匹配,於是寫信向毛澤東要官,最終被判開除黨籍,永不錄用公職,有趣的是,被他肅反的高崗和他自己同時被列入了毛澤東在七屆六次全會講話提到的「不可救藥」的人
- 朱理治(1907-1978)
- 1935年3月,受中共北方局和臨時中央委派,加強西北的領導工作,組成「中央北方局和上海臨時中央局駐西北代表團」,實際上成為了陝北蘇區的最高領導機構,朱理治任陝甘省委書記,成為陝北蘇區的最高領導
- 在他去西北前,當時負責主持中央北方局工作的孔原給他寫了一封3.5萬字的指示信,要求他到西北後,「必須無情地反對右傾取消主義,反對暗藏的右傾分子。」
- 朱理治5月動身,7月初到達永坪鎮,為開展工作,找到西北工委秘書長郭洪濤了解情況,郭洪濤與劉志丹等本地幹部素有矛盾,在匯報情況時做了大量的誤導,並匯報了大量不實的情況,讓朱理治及陝甘省委對陝北蘇區的情況做了極其錯誤的估計
- 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北後,與本地紅軍時有摩擦,陝北本地紅軍(紅二十六軍)有一定的游擊習氣,綠林習氣,而紅二十五軍則受張國燾的遺毒(典型如戴季英),有一定的軍閥作風,兩軍矛盾逐漸產生
- 「張漢民事件」後,朱理治及陝甘省委的疑心徹底爆發,開始對陝北蘇區進行大規模肅反,而這場運動又牽涉了紅二十五軍和二十六軍的矛盾,朱理治等人擔心創立蘇區的本地幹部們武力反抗,特別借重了紅二十五軍的力量,任命紅二十五軍的戴季英主持肅反,戴季英又將張國燾的一套用於肅反中,大範圍「逼,供,信」,最終造成上千起冤案,錯殺兩百多人,劉志丹、高崗、習仲勛(這個沒殺真是可惜)、楊森、張秀山、張策等本地領導幹部統統逮捕,關押在瓦窯堡,並計劃逐一處決
- 此時恰逢中央紅軍到達陝北,緊急命令「刀下留人」,重審案件後,發現基本全部都是冤案,劉志丹,高崗等人均被釋放,朱理治被撤職,1984年2月24日,中央在《關於朱理治同志幾個歷史問題的審查意見》中說:「當時,朱理治同志是中央駐北方代表派駐陝北代表團的負責人,又是陝甘晉省委書記,因此,他在這一事件中應負主要責任。」連皇軍都不好意思為他翻案了
- 夏曦(1901-1936)
- 作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負責人,瘋狂擴大肅反政策,大搞「逼,供,信」,險些肅反賀龍,最終處決革命幹部兩千多人,包括湘鄂西軍事的實際主要負責人段德昌,直接導致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失敗,被公認為全國各蘇區「肅反」運動中造成冤殺錯殺最多的領導人
- 夏曦在長征途中落水而死,有說法認為他落水後因為此前的作為,無人搭救,不過有和他同行的紅軍回憶顯示,當時他身邊的戰友均盡力救援,但因為水流湍急失敗,紅二方面軍領導還派遣戰士順流而下尋找遺體,但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