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饭
用语信息 | ||
《彭德怀传》中1950年11月25日彭德怀写给军委的电报 | ||
用语名称 | 蛋炒饭 | |
其他表述 | 炒饭 | |
用语出处 | 时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1998年出版的回忆录《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鲜为人知的真情实况》一书 | |
相关条目 | 毛岸英、毛泽东、镀金论 |
坏的根本不是这些爱吃烤肉的人。
坏的是那些硬要把烤肉、蛋炒饭这些日常美食,和烈士联系在一起的人。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在侮辱先烈,尽管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在做什么特别正义的事情。[1]蛋炒饭原本是一道家常菜,后来在中国大陆成了一个与毛岸英有关的梗。
起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蛋炒饭”一词出自时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迪于1998年出版的回忆录《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鲜为人知的真情实况》一书中的一段(下称回忆录),但使该梗成型的为2003版:
该书的增补版于2008年再版之后,“蛋炒饭”一词开始有了特殊的含义与用法:“解构”毛岸英的形象。
部分人士以此调侃毛岸英“因身份享受特殊待遇”、“目无军纪”、“没有战场常识”,戏称其为“壁炉烤鸭”、“毛公子”、“毛太子”、“毛三胖”,亦有部分人士认为这是别有用心的谣言。
评价[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由于“蛋炒饭”涉嫌侮辱烈士而被中共娘的主流价值观所抵制,因此此梗非常不建议在天朝互联网上使用,尤其是毛岸英忌日(11月25日)和毛岸英生日(10月24日)。
批评[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对回忆录的批评[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部分人士对该书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回忆录中出现了三处致命的错误,一个是当时房间内的人数,一个是轰炸时间和敌机路线,还有一个是送鸡蛋的那位同志的军衔。
当时房间内的人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回忆录中称“房间里有三个人”也就是成普、高瑞欣和毛岸英,而根据电报所描述以及成普的回忆录中都明确说明是“四人”。
轰炸时间和敌机路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回忆录中称“轰炸时间是11月24日拂晓”“敌人飞机编队飞临大榆洞上空,也不绕圈就投弹。 ”而电报所描述的轰炸时间是11月25日上午十一点左右。而且电报以及成普口述,成普女儿成曦整理的《现场目击者见证毛岸英牺牲真相》中都明确指出是 “掠过志愿军总部的上空,向北飞去,之后敌机又从北边飞了回来”。
军衔[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回忆录中称炒饭用的鸡蛋是“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派到志愿军任副政治委员的朴一禹次帅”送给彭德怀的,文中还在括弧里特地注明:“朝鲜金日成是元帅,下有三位次帅”,但毛岸英牺牲的1950年朝鲜根本没有元帅军衔,更不要说是次帅了(朝鲜的元帅和次帅军衔是1953年设立的)。
其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成普本人与其他战士及其家属都曾多次直接反驳“毛岸英是因为吃蛋炒饭被炸死”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