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秩序:歐洲末日/時間線

出自H萌娘
於 2022年2月6日 (日) 16:05 由 imported>维多利亚女王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Paradox-Interactive-Logo.png
H萌娘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一切不正行為將有可能導致你的惡行從各大專題編輯組到官方水群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H萌娘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H萌娘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一切不正行為將有可能導致你的惡行從各大專題編輯組到官方水群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H萌娘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編輯添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編輯添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

此條目主要介紹玩家開發的鋼鐵雄心4遊戲mod新秩序:歐洲末日中的遊戲開局以前的時間線。

劇本簡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時為西曆1962年,歐羅巴正在長筒靴下苟且偷生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焚毀了舊世界,一個新秩序從它的廢墟中衝出。在它的暴政之下,數百萬人歸於黃土之中。在它的威脅面前,自由的最後燈火行將熄滅。

大日耳曼國在世界大戰中崛起,成為了歐洲無可置疑的霸主。無數的生命在終焉之戰逝去,但他們的血換來的只有恥辱。德國的雄心壯志最終都化為了痴人說夢。它的軍隊如死屍般臃腫澀滯,它的政治如馬戲團般內訌不休。如此種種悉數印在了阿道夫·希特拉那行將就木的視線之中。而在他的身下,無數禿鷲盯着他,目露饑渴凶光。

東亞細亞在共榮圈的大旗下得以統一,卻仿佛一隻快要魂飛魄散的幽靈,向它的新主子大日本帝國俯首稱臣。光芒熾烈的三足金烏照耀着從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每一寸領土,誇耀着自己對全球經濟的徹底掌控,慶賀着對西方世界的徹底勝利。但這並不意味他們高枕無憂。反抗者們夙興夜寐,臥薪嘗膽,靜待時機以反戈一擊。

最後的希望——美利堅合眾國,在珍珠港的核子火焰洗禮之下,依然屹立。儘管它在世界大戰中顏面喪盡,元氣大傷,但仍決意再次奮起對抗這黑暗世界,捍衛自由。但是,正當它的政府謀算着如何對抗軸心國的遺產之時,它的人民卻再也無法忍受無休止的內部傾軋和社會斷層。這場發生在家園的戰鬥,將徹底改變一切。

地中海諸國從德國日益衰落的控制中掙脫而出,建立了脆弱的三頭同盟。伊比利亞聯邦在繁榮與內爆之中浮浮沉沉。意大利王國固守着法西斯的遺產,抵抗着聲勢日隆的民主運動。土耳其共和國則居於其殖民地的炸藥桶之上。往昔大力神曾在此處樹立豐碑,如今此地亦將再次改寫世界的命運。

俄羅斯巨熊倒下了,家園破碎,兄弟鬩牆。眾人所思所想皆為同一,要將這個國家按自己的願景重新統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觀發想,但俄羅斯的統一卻是受到了客觀阻礙。在他們的土地上,鋼鐵的巨獸和焚身的金烏正竊居於此,無論是曾經閃耀的首都莫斯科,還是遙遠的海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皆已落入敵手。俄羅斯必須統一,不惜一切代價,一次真正的統一。

南美洲依然生存在美國的影子之下,但合眾國的花園可並不是沒有雜草,沉寂中的安第斯山脈和亞馬遜的主導者秘魯正小心翼翼的守護來之不易的民主;智利民族運動的中間派艱難維持着聯合;庇隆主義的火焰將軍事管制下的阿根廷架在火上;日耳曼尼亞的馬前卒巴拉圭有樣學樣的謀求「生存空間」;巴西,這個南美唯一的大國的首次「真正的"民主選舉暗流涌動;巴拿馬一意收回運河區的土地,即使是OFN盟國和殖民地也並不是穩若泰山,圭亞那的代理人可並不是這麼忠誠,西印度聯邦的議會更是一場過家家。而大洋對岸,日本商人懷揣大筆鈔票渡海而來。南國的春天可並不溫暖。

在這漆黑而絕望的世界,誰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詳細時間線[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以下內容有大部分來自於凱撒漢化組翻譯的TNO開發日誌

20世紀20年代,布哈林在擊敗了包括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內的其他競爭者之後成為了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他上台之後開始了一系列市場自由化改革,但這些改革全部失敗了。這導致蘇聯的經濟開始停滯不前、陷入困境,國家也無法開始工業化,更無法建立一支足以保家衛國的軍隊。而紅軍和政治局也在反對布哈林的統治,但他們並沒有採取像政變之類的大規模行動。整個蘇聯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內陷入了混亂,這對共產主義的發展無疑是災難性的。

30年代,和OTL(Our Time Line,我們的時間線)一樣,席捲全球的大蕭條發生了。不過和OTL不一樣的是,富蘭克林·D·羅斯福和他的新政提案被被美國人民類比為蘇聯的布哈林及他那災難性的新經濟政策,結果羅斯福並沒有成為總統候選人,1932年的總統大選以赫伯特·胡佛總統的連任為結束。

193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獲勝者是民主黨候選人約瑟夫·P·甘迺迪(也就是約翰·甘迺迪的老爹)。儘管他意識到有必要像羅斯福所要求的那樣進行改革,但他更願與保守派同僚合作,僅僅通過有限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他鼓吹孤立主義,認為美利堅應保護自己,遠離風暴的中心歐羅巴,而不是再次陷入一場殘酷衝突的泥潭中。當暴風雨演變成戰爭,美國坐視不理,看着納粹帝國的黑暗席捲整個舊大陸。

1937年7月7日,一場本應在短時間內被解決的邊境衝突事件,卻最終成為了日本帝國走向全面戰爭的導火索和全面侵華的開端,盧溝橋因此聲名狼藉,成為了那場亞洲歷史上繼太平天國運動以後最血腥的衝突的象徵。儘管常凱申校長看似擁有無盡的人力,但由於戰爭熱情的缺乏和內部的政治衝突,國軍根本無法抵抗日軍的侵略,用鋼4的說法,雖然KMT人力達到幾十M,但是穩定度和戰爭支持度都已經降到非常低的地步。哪怕是在絕望中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沒能阻止日軍的猛攻。

但日本並非毫無損失。在日本的計劃中,蔣介石本應在開戰後不久就投降,而汪精衛的改組國民政府將會在被佔領的南京建立並取而代之。但即使人民掙扎於水火,國將不國,蔣介石也拒絕投降。原本日本認為只需要持續3個月的侵華戰爭變成了一場持久戰。日本國內開始出現物資短缺,而大正時代的民主殘餘在戰爭中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法西斯軍國主義。

目光轉向歐洲,納粹德國的戰車摧枯拉朽地摧毀了波蘭和法國的防線並擊潰了他們的抵抗,而且德國高層認為不需要和蘇聯達成任何形式的協議,德國很快就陳兵蘇聯邊境。而盟軍在非洲的情況和在歐洲大陸上一樣糟糕,英國軍隊被快速的逐出了非洲,意大利海軍陸戰隊的進攻和德國傘兵的奇襲又使英國丟掉了直布羅陀。丘吉爾首相向美國迫切地懇求哪怕是最小的一點援助,但甘迺迪總統也引據美國中立法堅決拒絕了,不列顛群島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1940年,德國對蘇聯的入侵很快就開始了,蘇聯的防線就像一棟破敗的建築,德軍軍隊輕鬆就將它夷為廢墟。入侵開始後不到一年,蘇聯軍隊就已經撤退到了烏拉爾山脈。隨後蘇聯高層發起了一場政變,逮捕了布哈林和他的顧問並將他們之後的蹤跡從歷史上抹除。新一屆蘇聯政府宣佈這場戰爭永遠不會結束。然而不久之後俄羅斯就因為混亂而爆發了內戰,德軍停止進攻並開始用轟炸機開始轟炸該地區所有的工業中心和人口聚集地,轟炸沒多久就把西伯利亞變成了末日後的廢土,讓這片土地充斥着土匪,拾荒者和僱傭兵。這種轟炸一直到遊戲劇本開始時也一直在持續,這也是俄羅斯地區變的那麼碎的原因之一。

同年,日軍偷襲了珍珠港,打碎了美國的孤立夢,太平洋戰爭爆發。儘管在開戰前日本的眾多頂級軍事官員認為攻擊美國會招致帝國的毀滅,但松岡洋右——東條英機內閣的高級外交官員——不這麼認為。當第一顆魚雷命中並擊沉企業號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屏住了呼吸你沒看錯,OTL無敵的大E一開戰就沉了。。但即使是這樣的毀滅性打擊也不能阻止美國壓倒性的工業力量優勢,人們第一次感覺到戰爭的天平似乎最終會向着對盟軍有利的方向傾斜。然而恰恰相反,從珍珠港偷襲的完全勝利開始,日本帝國海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包括1942年在中途島戰役令人驚訝的成果。日軍的攻勢在戰爭的前幾個月就成功席捲了菲律賓、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一些太平洋上的關鍵島嶼。任何更弱的國家都不可能承受日軍這一系列勝利的打擊,但美國因其本土遠未受到大洋以西戰火與死亡之地獄的影響,仍保持着其長久以來的工業力量上的優勢。美國的船隻連續地從港口中大量開出,並且愈來愈快,直到一艘船的工時被壓縮到數月之內。日本人無法繼續贏得數量上的優勢,在這場殘酷的大洋戰爭里,他們第一次受到了壓制。

隨着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國加入了同盟國一邊對軸心國作戰,美軍士兵到達了不列顛並試圖加強他們英國盟友的防禦,但他們來的太晚了。德國成功在愛爾蘭鼓動起了一場叛亂,使得英國在英倫三島的防禦計劃全部被打亂了。愛爾蘭共和軍很快就佔領了幾個愛爾蘭地區的主要港口,讓德軍士兵源源不斷的登陸愛爾蘭。為了保衛本島,英國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僅有的幾艘艦船英勇的橫在了德國侵略者和故土之間。但德國軍隊很快成功的突破了封鎖,英國軍隊盡全力試圖維持防線,但在德國的猛烈攻勢之下他們一個接一個的倒在了南部海岸的戰壕里。

當英國的剩餘部隊被迫撤退到蘇格蘭時,對英國的入侵正式畫上了句號。克勞德·奧金萊克和他的軍隊在卡萊爾的郊外向德軍投降,這標誌着英國有組織抵抗的結束。到了1943年,不列顛陷落之後,蘇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一同宣佈從聯合王國獨立。

雖然甘迺迪總統在1940年贏得連任,他決定遵守不成文的兩屆任期規則,副總統哈里·杜魯門在1944年以微弱優勢擊敗了共和黨參選人托馬斯·杜威。杜魯門總統向美國人民承諾,他們有獲勝的希望,美國大兵(G.I.Joe)在將來的某一天會佔領德國國會大廈和日本皇宮,但鮮有人相信這一論調。

為了逼日本退出戰爭,美軍在1943年採取了跳島戰術的方略,使日軍大為被動。月月年年,美國穩定地增強着自己在太平洋上的優勢,而日軍領導層則選擇了防守戰略,試圖通過避免激戰來保存其艦隊實力,除非具有完全的勝利把握。在1945年的硫磺島戰役,這一時機終於到來了,日軍領導層決定這就是他們所期待的決勝時刻。栗林忠道將軍在長達87天的頑強抵抗中迫使美軍透支了自己的實力,隨後聯合艦隊得以利用這一機會實現了一場精彩的機動作戰,美國艦隊被毀滅了,而那該死的島嶼上的海軍陸戰隊不是被消滅就是被迫投降。雖然日軍的傷亡同樣巨大而且無法得到補充,但這場戰役成功地阻止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碾壓攻勢,以及可能對本土列島發動的攻勢。硫磺島戰役被證明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甚至超過了日德蘭海戰。兩個現代世界的海軍強權在公海之上一決雌雄,留下數以千計的屍骸,和一座沉在海底、綿延數英里之長的永久金屬墓地。日本永遠無法從損失中完全恢復過來,但美國卻完全有足夠的人力和船塢來做到這一點。海軍中的大部分人都期待日本最終投降,無論這耗時多久,而美國會倖存下來,一如既往。

然後在1945年7月4日,核彈落在了珍珠港。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製作組真是惡意滿滿

德國比美國率先完成了核彈的研發,日本人允許一架載有核武器的德軍轟炸機從赤城號上起飛,徑直飛向珍珠港。5萬人死亡,重建的太平洋艦隊的很大一部分被摧毀,同時被摧毀的還有美國人剩餘的戰爭支持度。人們意識到,戰爭終究還是輸了。在那第二天,7月5日,杜魯門總統從新墨西哥州得到消息,曼哈頓計劃取得了成果,一個核設施已經成功地進行了試驗。但這太少了,也太遲了。總統當晚宣佈,美國將與日本和德國尋求有條件的投降。

1945年8月下旬,在赤城號的甲板上,杜魯門總統簽署了《結束美國和日本、德國之間的戰爭狀態的正式和平協議》,或者用更常用的說法,《赤城協議》很明顯地Neta現實中的密蘇里號停戰協議,不過在TNO世界裏,根據施佩爾德國和美國的外交互動文本,BB64威斯康星是為數不多的倖存到了戰後的美國海軍主力艦之一,也就是說密蘇里大概是沉了。在協議的條款中,美國被迫將夏威夷的領土連同它在太平洋上的幾乎所有領地拱手讓給日本。此外,洛杉磯和三藩市的大型港口和海軍基地將永久租借給日本。剩下的除了巨額賠款,美國還被迫解除了對德國和日本的石油禁運。雖然許多美國人認為這場毫無意義的奪走了如此多人生命的戰爭終於結束了,但也有同樣多的人正為美國在歷史上第一次輸掉戰爭而憤怒不已。

隨着美國的戰敗,終於,日本能集中力量來摧毀其最後的威脅,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後的自由堡壘,中國。

為了贏得對中國的優勢,日本只剩下最後一個戰略可用。它具有不確定性,甚至不一定能成行,但這也是剩下的唯一選項了:消耗。日本將會試圖用飢餓使統一戰線喪失對日軍攻勢的抵抗能力。科希馬戰役終於使這一戰略有所成果,瘋將軍辻政信終於除掉了校長和太祖的美國空軍和補給,同時也是統一戰線的生命線,給垂死掙扎的中國釘上了棺材板最後的釘子。在無法通過陸上或空中支援中國的情況下,約瑟夫·史迪威決定退出這一地區,停止了對中國的援助。中國剩餘的自由地區饑荒肆虐、缺乏武器,在面對一號作戰時幾乎無力抵抗。雖然中國在一隻腳踏進墳墓的絕境下為驕傲的祖國奮戰,他們為保存中國之名進行的狂熱防禦招致了更多難以持續的損失。日本的勝利板上釘釘,只是時間問題。蔣介石拒絕了投降的請求,戰爭繼續進行。日本花了兩年的時間終於攻克了重慶,這場軍事行動是如此殘忍,謝爾曼向大海進軍的行動與其相比就像和平代表團出行一樣。在二戰的最後一場戰役里,重慶淪為了一片巨大的灰燼與碎石廢墟。在白帝城的廢墟上,勝利的日本人宣佈「亞洲與世界的和平」到來了。他們所選出來的傀儡,陳公博(汪精衛在這之前已經自然死亡),站在他們的陰影里,為眼前的大屠殺和統一戰線最後堡壘的毀滅而驚恐萬分。因為沒有任何抵抗的希望,他只能忍着悲傷的淚水強顏歡笑。而在重慶的街道上,兩位民國時代的巨人並肩作戰直至死亡。他們的屍體被日軍找回,串起來,掛在一座已被夷為平地的城市的背景前。前中國製作人Bread說,如果中國解放了,重慶將會立起一尊蔣先生和毛先生背靠着背並肩作戰的雕像。

中國的戰敗標誌着軸心國最終取得了二戰的勝利,而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來說,他們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當和平到來之後,德國首先將自己所佔領的廣大殖民地劃分為數個專員轄區,並扶植了一大堆傀儡國。隨後,德國制定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計劃奇觀誤國啊元首,如在德國首都柏林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日耳曼尼亞(Germania)以及更加瘋狂的亞特蘭托帕計劃(Atlantropa Project):德國打算在直布羅陀建立一個大壩來填平地中海,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憑空創造出大片土地來養活更多的人。

File:TNO Germania.jpeg
日耳曼尼亞概念圖,來源於現實中納粹製造的模型

前者成功了,日耳曼尼亞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其實也算不上成功,爛尾了;而後者......在亞特蘭托帕計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德國經濟崩潰了。雖然那時候大壩已經建成了,但建成之後的計劃德國已經無力進行下去。而且大壩也並沒有像他們預期的那樣創造出萬畝良田反而是造出了萬畝鹽鹼地,比如意大利的亞得里亞海領地,下降的海岸線對地中海沿岸的國家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大量港口城市從此一蹶不起。由於亞特蘭托帕計劃的失敗,意大利、伊比利亞聯邦(由西班牙和葡萄牙聯合組成的縫合怪國家)以及他們控制的一些地中海沿岸的軸心國國家和德國分道揚鑣,脫離了軸心國,並和土耳其組成了三頭同盟(Triumvirate)

1953年,意大利帝國的初代領袖墨索里尼在睡夢中平靜逝世,帝國的外交部長,同時也是他的女婿齊亞諾成為第二代領袖,遊戲開始時齊亞諾是意大利的初始領導人。

日本因為採取了同德國進行經濟隔離的政策而從這場經濟浩劫中倖存了下來,它同樣帶着共榮圈(Co-Prosperity Sphere)的其他國家脫離了軸心國,開始集中注意力於鞏固和擴展自己的勢力範圍。至此,軸心國正式宣告解散,德國組建了團結協定以替代之。

美國在戰後的政治局勢可謂是一團糟。在1948年的總統選舉中,有5名不同的候選人贏得了各州的支持,但沒有一位獲得絕對多數。投票進入眾議院,托馬斯·杜威擊敗了前總統哈里·杜魯門,成為美國第34任總統。大選之後,民主黨的支持率直線下降。他們的候選人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者,並在民意調查中遭到冷遇。1951年,民主黨日益淪為政治上的擺設,解散也幾乎在未來的日程上板上釘釘,面對這一情況,在部分轉投共和黨的前民主黨人參議員如林登·約翰遜的提議下,民主黨向共和黨提出了兩黨合併。他們可以組成一個政治聯盟,為國家帶來亟需的穩定。在全國範圍的投票之後,「同意合併」以微弱的優勢勝出了,兩黨達成一致,成立了共和-民主黨;這不是戰後唯一的新政黨。1947年,亨利·華萊士和格倫·泰勒組建了國家進步陣線(NPF),1951年,喬治·巴頓組建了愛國黨。1952年,兩人都成功拿下了幾個州的選票,但明顯大選的贏家是共和民主黨候選人,前五星上將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他在英國的堅守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傳奇。

艾森豪威爾在1956年設法奪得了多數席位,成功連任,這使愛國黨和國家進步陣線大為懊惱。因此,他們決定進行合併。1957年,國家進步黨(NPP)成立,在1960年的選舉中,斯特羅姆·瑟蒙德和克勞德·派帕爾攜手對抗共和民主黨。然而,共和民主黨有自己的錦囊妙計——艾森豪威爾總統撕毀了赤城協議,監督夏威夷加入合眾國。1961年,在美國歷史上最一邊倒的投票之後,理查德·尼克遜總統和約翰·F·甘迺迪副總統宣誓就職他們兩個歷史上是1960年大選的對手,尼克遜以微弱劣勢輸給了甘迺迪。顯然,如果NPP想要與共和民主黨平起平坐,就需要採取一些重大的舉措。

這之後的德國因為亞特蘭托帕計劃處於經濟自由落體的狀態。於是經濟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想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奴隸制。大量被認為是落後種族和劣等種族的人被當成奴隸使用,新的德國經濟圍繞着重建的奴隸制建立了起來,這些奴隸將會修復整個歐洲的破敗,改善德國的基礎設施,並在需要的地方充當工人、僕役和士兵。幾年後,作為奴隸的種族數目得到了進一步擴大,德國的經濟也隨着這些勞動力的到來穩定了起來。儘管生活維持了下去,但是這些奴隸仍然桀驁不馴。許多德國人害怕着爆發有組織起義的那一天的到來。

儘管俄羅斯在戰後一直遭到德國空軍的轟炸,但蘇聯——準確來說是蘇聯的殘餘——依然沒有放棄抵抗。自由飛行員組織每天都在出擊對抗前來轟炸的德國空軍;而困居在烏拉爾以東的西俄羅斯革命陣線(簡稱「西俄革命陣線」,由伏羅希洛夫、朱可夫、圖哈切夫斯基等人領導)則一直在等待反攻的時機。隨着德國經濟的持續崩潰,以至於德國不得不恢復奴隸制來重振經濟時,他們認為時機已到。

File:TNO WRLW.jpg
西俄解放戰爭,圖片內容翻譯來自凱撒漢化組

1959年,西俄革命陣線聯合克孜勒奧爾達(位於OTL的哈薩克斯坦地區,和西俄革命陣線一樣屬於正統蘇聯勢力)以及其他一堆軍閥聯合建立了西俄羅斯解放陣線,對德國發動了西俄羅斯解放戰爭。戰爭剛剛開始時的局勢甚至能讓一切觀察家震驚——困居烏拉爾以東的西俄解放陣線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就將AA線(阿斯特拉罕--阿爾漢格爾斯克線,OTL里德軍最高統帥部在「巴巴羅薩」計劃中預定的德軍在蘇德戰爭爆發後8—10周應該進抵的地區假定線)輕易越過,並且將大量猝不及防的德軍包圍擊垮。保盧斯被包圍於伏羅希洛夫格勒(即OTL的斯大林格勒,在TNO二戰結束後被更名為「保盧斯堡」)並在戰敗後被確認戰死保盧斯無論在哪個世界線都擺脫不了在斯大林格勒完蛋的命運,太慘了。看到東線的德軍如此軟弱,更加堅定了希姆萊心目中「民族社會主義已經墮落」的念頭。他手下的黨衛軍迅速發起了一場軍事政變,試圖剷除希特拉,然而被國防軍的漢斯·斯派達爾元帥所鎮壓下去。希特拉知道不能處死希姆萊,否則會導致內戰,於是他把法國塞納河以東的土地和比利時封給了希姆萊,代價是要求他退出德國的政治鬥爭。黨衛軍勃艮第國就此成立TNO的大boss,希姆萊把德國黨衛軍的控制權交給了走狗海德里希之後不甘地前往了東巴黎,他從未忘記自己經歷的「不公」。西俄羅斯戰爭的最終結果是雙方兩敗俱傷:西俄解放陣線因為內部出了內鬼而被德軍趕回了AA線附近,但德國自己也再也無法推進到AA線。

時間來到了20世紀60年代,世界現在處於美日德三國冷戰的狀態下。復仇主義在美國愈演愈烈。美國人民要求日本滾出洛杉磯和三藩市的港口,並要求日本連帶夏威夷和阿留申群島這些在二戰中被奪去的領土一同歸還。雖然美國人團結在光復的夢想之中,但共和民主黨一直在小心翼翼的下着他們與德日的國際象棋。他們希望通過施加對中立國家的影響來緩慢逼迫日本和德國走下世界舞台。

美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格陵蘭和冰島組建了自由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Free Nations,OFN),並領導這個組織在這個灰暗的世界裏生存下去。美國已經開始慢慢的重返世界舞台,並在海外尋找新的盟友以對抗德國。更重要的是,對抗正在緩慢重新擴軍的日本。然而國家進步黨要求採取更為激進的行動,並宣稱如果他們贏得了大選,他們將會把軍事擴張和奪回美國合法的領土作為首要目標。與此同時,民權運動已經日益擴大化;很多人寄希望於此,讓它通過某種方式,又或者是另一種形式,來終結現狀。

就日本而言,他們已經看到了美國重返世界舞台,並看到了德國衰弱的跡象,他們開始嘗試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由於美國、德國和日本都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庫,日本已經讓海軍將核子飛彈架設到了夏威夷的幾個發射架上了。美國海軍已經開始動員起來應對夏威夷的導彈危機。

在德國,雖然經濟一直在增長,但國家卻越來越退步了。軍隊由於國防軍和黨衛軍的鬥爭陷入了混亂,奴隸們開始變得不安和躁動。新一代德國人完全依靠着種姓—奴隸制度帶來的優越條件,他們從未工作或在軍隊中服役過。新一代的年輕人被黑市走私來的美國音樂和意大利電影所影響。由於國家禁止大量輸入外國文獻,他們走上街頭髮泄對政權的不滿和自己的挫敗感。到了1962年,這個國家已經遭受了接近6個月的抗議和騷亂。

到了1962年,德國宣佈了十幾年來這個國家的第一個好消息。根據德國當局的說法,他們與日本和美國的太空競賽已經結束。德國的太空領域號火箭已經登陸了月球。然而美日都宣稱太空競賽還遠遠沒有結束,這只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們聲稱自己將實現在火星建立第一個空間站、殖民月球或發射環繞火星的衛星等等。

然而,當慶祝登陸月球的慶典開始的時候,德國還面臨了一場小小的困境。一名刺客襲擊了希特拉。儘管元首在刺殺倖存了下來,但德國似乎還面臨着更為巨大的挑戰……

歐洲能否倖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