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该条目的内容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说法
继续浏览会被绿坝娘和⭐谐哟
注意!该条目的内容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说法
继续浏览会被绿坝娘和⭐谐哟
赢麻了,是中国网民对于中国与世界强国的对比中总是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高度评价()。
该梗的幽默之处()在于:一方面,中国的工人在厂里被连夜压榨,996对他们来说是迫真福报;老农每月百元养老金,维生都成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宣传部门对中国现状的描绘已成一“盛世”,五千年最好的时代有时用无意义的对比凸显中国的优势。你说的对,但是大清国有三万万人口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中国自1949年以来确实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然而很多网民认为中国政府的宣传部门故意忽略了工人、农民等无产者()勤劳的工作(),而说是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的功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让很多反建制派心怀不满,于是以此来讽刺()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及其喉舌。
经过很多人()的传播以及审查机器的筛选后,“赢麻了”,“甜”等一系列具有讽刺意味的梗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互联网文化,即用中国官方宣传来揭示中国的矛盾。
使用例
加油华为,加油China
看过战狼,没意思,睡了两个半小时
我们原神怎么你了原神爆火后,央视表示:原神是一款优秀的国风游戏,是一种优质文化输出。于是许多人开始跟风玩原神,又因为部分原神玩家()的行为太过于炸裂(),带坏了这个游戏圈的风气,导致这款游戏的风评每况愈下,某些人便会发这些评论拯救()原神,故得名
什么浮夸风?
待补充……
“甜”
赢麻了的衍生梗。据说最早出自人民()日报的社论。
该文章的标题是“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
该文章讲述了一系列()其实是两个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脱贫致富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总是那么朴实无华。首先讲了一对夫妇,从河南到义乌的创业故事,那个男的说:“义乌的营商环境好,尤其是个体经济,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小。平时会给电商扶持以及新规介绍,还有金融方面的扶持。比如我们向银行贷款就容易一些。”
不仅如此,他还告诉记者:听说义乌这里环境好。老家百十号人都来这里发展。什么鸡犬升天?资源是有限的
不过故事的重点显然不是上一段故事,接下来的一段故事讲述了来自河南怎么又是河南?的葛广兵来到工厂()安装衣领的故事。
他学的很快,干了几天就能胜任他的工作
他不仅在工作上有人指导,食宿上也有人保障。他说每月完成保底任务就能拿到7000元。超出的部分还能按件计价,这么算下来,两个月就能赚回之前一年的收入。'我可得好好干,以后日子会越来越甜'
这句话无疑刺痛了很多低收入无产者的自尊心,他们付出了这么大的劳动力,却只换来微薄的薪水和数不尽的责骂。付出和收入显然不成正比以上文的主人公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并且怀疑自己干的是假工作我也要进厂
这说明了宣传机器和实际情况的差距已经到了不可言说的地步,又因为这篇文章的末尾很像企业家()对工人的勉励()因此成为流行梗。
参考资料
https://news.fznews.com.cn/zt/2012/18da/lldj/mzdsx/2012-10-26/20121026oj5ui7oAgf162647_7.shtml?from=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7313307948840343&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A5%BD%E5%A5%BD%E5%B9%B2%E6%97%A5%E5%AD%90%E4%BC%9A%E8%B6%8A%E6%9D%A5%E8%B6%8A%E7%94%9C%20%E4%BA%BA%E6%B0%91%E7%BD%91
后面写的内容,有点像“感恩”梗,就是一种正话反说。 我认为,赢麻了,很多时候是由于部分媒体的断章取义,只报导外国的坏事,不报导外国的好事,那别人的短处和自己的长处做对比,来论证自己的赢麻了 有时候不仅断章取义甚至曲解事实,或者干脆造谣。 一个月前流行的“第六次中东战争”就是境内媒体的一次大规模造谣来制造一种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D7a9C2v3M 最近流行的轰6K低空掠过林肯号航母也是国内媒体对不同时间段的信息进行缝合,凭空造出的一种“赢”,然而兔友甚至认为外网没有报导说明了美军真的吃亏了所以不敢说出来,更证明了事实的真实性,有报导是赢,没报导也是赢,那不是赢麻了吗? 赢麻了虽然是神友的一句口头禅,但是真的有很多兔友通过境内媒体精心编造出的谎言进行赢,并深信不疑,这个更值得写。
大姨鼠的“🕷️”和“XX独立唯一出路”这些放在十几年前会被网友联合喷死的言论现在竟然在中文键政圈满天飞,有些甚至还成功混进了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