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全景實錄

出自H萌娘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Cat ico20.png
注意以下內容最初引自萌娘百科的已刪除界面,世界觀可能與H萌並不相同。內容經過雙方不同人員的修改後,可能會有巨大差異。騙你的啦,實際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說QAQ
注意以下內容最初引自萌娘百科的已刪除界面,世界觀可能與H萌並不相同。內容經過雙方不同人員的修改後,可能會有巨大差異。騙你的啦,實際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說QAQ
紅軍長征全景實錄
紅軍長征全景實錄.jpg
作品原名 紅軍長征全景實錄
原作載體 小紀實類文學小說
原作作者 張福興、王紹軍


《紅軍長征全景實錄》是基於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紀實類文學。

原作介紹[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該書的分類索引號是I·868,屬於紀實類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藉助個人體驗或使用歷史文獻,以非虛構方式反映現實生活或歷史中的真實人物與真實事件。根據視角的不同會帶有作者的個人見解,也會加入少量的藝術加工,但對虛構的部分有着一定的限制。

該書籍以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起點,詳細講述了紅軍長征路上不斷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故事。全書30餘萬字,其中不乏紅軍內部鬥爭的描寫。書中對於委員長的描寫比較臉譜化,是紅軍的迫害者擔當。

目錄[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第一章:#龍困淺灘…………………………(1)
  • 第二章:#躊躇決策…………………………(16)
  • 第三章:#先遣北上…………………………(36)
  • 第四章:#西征………………………………(56)
  • 第五章:#離別………………………………(74)
  • 第六章:#突圍………………………………(95)
  • 第七章:#浴血湘江…………………………(113)
  • 第八章:#孤軍遠征…………………………(135)
  • 第九章:#轉兵………………………………(159)
  • 第十章:#歷史轉折…………………………(182)
  • 第十一章:#得意之筆………………………(207)
  • 第十二章:#巧渡金沙江……………………(224)
  • 第十三章:#穿越彝族區……………………(240)
  • 第十四章:#飛渡天險………………………(254)
  • 第十五章:#突破嘉陵江……………………(270)
  • 第十六章:#會師夾金山……………………(285)
  • 第十七章:#北上?南下?…………………(299)
  • 第十八章:#草地驚變………………………(315)
  • 第十九章:#到陝北…………………………(333)
  • 第二十章:#南下碰壁………………………(349)
  • 第二十一章:#轉戰湘黔滇…………………(364)
  • 第二十二章:#攜手北上……………………(380)
  • 第二十三章:#大會師………………………(397)

龍困淺灘[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毛澤東再次被解除了軍事領導職務,被迫暫時離開紅軍。以後的歷史事實證明,這不僅是對毛澤東的打擊,而且最後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喪失。

躊躇決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博古被共產國際的人譏笑為「中共中央的小伙子」,他自己也覺得太年輕,恐怕難孚眾望。王明為他鼓氣說:「24歲不小了,米夫當莫斯科中山大學副校長不也是24歲嗎?我們黨需要你這樣有朝氣的年輕同志!」就這樣,博古在倉促而偶然的情況下,被推上了中國共產黨權力的巔峰。

先遣北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派尋淮洲率紅19師組成紅軍抗日先遣隊北上,蕭克、任弼時率紅6軍團西征,用周恩來的話說:「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調敵。」目的都是為了策應紅軍主力突圍轉移。
  • 為了扭轉戰局,尋淮洲親自率部反攻,把污泥關制高點重新奪了回來,他卻在戰鬥中腹部中彈,負了重傷不幸犧牲,年僅22歲。

西征[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紅6軍團西征歷時80多天,跨越白區5000多里,歷經千辛萬苦,衝破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探明了沿途敵人兵力的虛實,查明了道路、民情、實際上起到了為中央紅軍長征進行戰略偵察、先遣探路的作用。

離別[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毛澤東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說:「我是孫悟空,是一個能跳出如來佛掌心的孫悟空。」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會議結束的當天晚上,這一絕密計劃就被贛北第四行政專署專員兼保安司令莫雄交給了共產黨,它促使「三人團」下決心馬上實行戰略轉移。
  • 就在談判即將結束時,何長工、潘漢年突然街道了周恩來事先商定的密語電報:「長工,你餵的鴿子飛了。」

突圍[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蔣介石侍從室主任晏道譏諷陳濟棠對紅軍的作戰行動是「敲梆式的堵擊,送行式的追擊。」蔣介石則對其嚴厲斥責:「平時請餉請械備重,一旦有事,則擁兵自重。此次按兵不動,任由共匪西竄,此乃我國民革命家千秋偉業之污點。」
  • 紅1軍團政委聶榮臻拍拍營長曾保堂的肩膀,嚴肅的說:「你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搶在敵人主力未到達前奪取城口,使部隊從這個唯一的口子突出去。保堂同志,幾萬紅軍戰士的生命就交付給你們營了。」

浴血湘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毛澤東建議:紅軍改西進為北上,避開蔣介石在瀟水、湘江邊用重兵設下的「天羅地網」,跳出敵軍的包圍圈,在運動中尋求與敵決戰,然後再打回中央蘇區。如能採納這一建議,也許紅軍就不用長途跋涉二萬五千里了。

孤軍遠征[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1934年11月26日,紅25軍在省委率領下,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由羅家縣何家衝出發,開始了長征。
  • 紅25軍的長征,是一次有計劃、有準備、有步驟的戰略轉移,歷時10個月,行程9000餘里,在陝甘等省縱橫馳騁,浴血奮戰,以艱苦卓絕的鬥爭完成了歷史性的戰略轉移,配合了中央紅軍長征的勝利進行,為陝甘寧地區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轉兵[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黎平會議的召開,標誌着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同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作鬥爭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成為長征勝利的起點。

歷史轉折[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最危急的關頭,獨立自主地解決了黨中央的組織問題,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中央長達4年之久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走自己的路」,從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

得意之筆[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軍二渡赤水,連戰連捷,重占遵義。蔣介石連連哀嘆:「這是國軍追擊以來的奇恥大辱。」
  • 紅軍三渡赤水前,在進攻打鼓新場問題上發生了分歧,毛澤東動了脾氣:「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司令部政委了。」
  • 紅軍四渡赤水,威逼貴陽。毛澤東說:「只要能將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蔣介石慌了手腳,急忙調滇軍前來「護駕」,又中了毛澤東的調虎離山之計。

巧渡金沙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當紅軍正為沒有雲南地圖而發愁時,意外繳獲了龍雲送給中央軍的20多份十萬分之一的雲南地圖。大家風趣地說:「三國時劉備入川,是張松獻地圖;現在紅軍入滇,則是龍雲獻地圖。」
  • 蔣介石大夢初醒,判斷紅軍醉翁之意不在昆明,「必渡金沙江無疑」,但為時已晚。紅軍在劉伯承指揮下巧奪皎平渡,毛澤東讚揚說:「四川人說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江水怎會當得住龍呢?」

穿越彝族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72年前,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兵敗大渡河。72年後,蔣介石想到了石達開,毛澤東也想到了石達開,一個得意忘形,一個胸有成竹。
  • 劉伯承、聶榮臻擔任開路先鋒,建議軍委穿越彝民區,直插安順場。這是一條崎嶇難行的山路,並且必須通過一向被漢人是為畏途的彝族區,風險很大,弄不好就會重蹈石達開的覆轍。

飛渡天險[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十七人飛十七漿,一船烽火浪滔滔」。17位勇士每人1把達到,1枝衝鋒鎗,1枝短槍,五六個手榴彈,登上渡船,破浪擊流,直向對岸撲去。
  • 朱德對劉伯承說:「先遣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功勞不小啊!」劉伯承連忙擺手說:「總司令先別論功行賞,我正為這大渡河架不起橋來發愁呢!」由於安順場不能架橋,紅4軍團奉命奪取瀘定橋,與敵人隔河賽跑,一天飛行240里。
  • 守橋的敵人高喊:「你們飛過來把!我們繳槍啦!」紅軍戰士則回答:「不要你們的槍,只要你們的橋。」當紅軍奪取瀘定橋後,毛澤東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不是太平軍,我河朱德也不是「石達開第二」,蔣介石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

突破嘉陵江[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1932年6月,蔣介石親自擔任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向鄂豫皖蘇區發起了第四次大「圍剿」。由於張國燾積極貫徹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路線,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雖然英勇奮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但未能打破敵人的「圍剿」,被迫撤出蘇區。
  • 紅四方面軍部隊出擊陝南,虛晃一槍,轉兵西進,突破嘉陵江。這是為策應中央紅軍長征而採取的行動,也是紅四方面軍長征的開始。

會師夾金山[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當地的老百姓聽說紅軍要過雪山,都驚愕地搖頭,勸道:「大雪山,大雪山,只見有人上去,不見有人下來。」毛澤東和戰士們手拉手向上攀登,不斷囑咐大家:「低着頭走,不要往山上看,也不要往山下看,千萬不要鬆手啊!」

北上?南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一天一份電報,毛澤東與張國燾商討戰略方針,分歧出露端倪。在兩河口會議上,周恩來縱論「在什麼地區創造新蘇區」,指出只有北上才是正確的選擇。而張國燾卻陽奉陰違,並別有用心地單獨邀請紅1軍團政委聶榮臻河紅3軍團長彭德懷吃飯。
  • 張國燾個人野心急劇膨脹,以「統一指揮」、解決「組織問題」為藉口,公然向中央邀權,周恩來把紅軍總政委一職讓給了他。

草地驚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張國燾執迷不悟,竟然背着中央密電陳昌浩,令他率右路軍南下,企圖分裂和危害黨中央。危急時刻,葉劍英截獲張國燾的密電,交給毛澤東。毛澤東感嘆:「我這半生經歷的坎坷不算少,可比起來,這一段要算最艱難了!」
  • 黨中央率紅3軍和軍委縱隊連夜北上,向紅1軍靠攏,迅速脫離險境,當有人提出追擊時,徐向前說:「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叫他們聽指揮,無論如何都不能打!」

到陝北[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俄界會議通過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決定的處定》,但毛澤東不同意開除他的黨籍,說:你開除他的黨籍,以後就不好見面了。會後,紅軍繼續北上,一舉突破臘子口。聶榮臻評價說:「臘子口一打開,全盤都走活了。」
  • 在哈達鋪這個小鎮上,毛澤東看到了久違的報紙。正是從這一張報紙上,他得知陝北還有一大批蘇區,有相當數量的紅軍,有傳奇式的人物劉志丹,當即決定到陝北去,同劉志丹會師。

南下碰壁[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張國燾另立「中央」,公然宣佈:「毛澤東、周恩來、博古、洛甫撤銷工作,開除中央委員及黨籍,並下令通緝。」朱德表態:我們這個「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國全世界都聞名。要我這個「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

轉戰湘黔滇[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進入烏蒙山區,紅2、6軍團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搞得敵人暈頭轉向,「踢死黔軍,踩死滇軍,打死滇軍,托死中央軍」的標語隨處可見。毛澤東讚揚說:你們2、6軍團在烏蒙山里打轉轉,不要說敵人,連我們也被你們轉昏了頭。硬是讓你們轉出來了嘛!

攜手北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紅2、6軍團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前,徐向前教育部隊說:「上次我們和老大哥的關係沒搞好,這次可要注意呀,和老二隻能搞好,不能搞壞。不然,人家就說老四太沒道理了。」

大會師[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長征的勝利有什麼意義呢?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馬?」

出版信息[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標題 出版社 出版年份 ISBN
紅軍長征全景實錄 解放軍出版社 2006 7-5065-5210-8

主要參考書目[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中央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紅軍長征》,解放軍出版社。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893——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傳(1898——1949)》.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朱德傳》.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5. 《彭德懷傳》編寫組:《彭德懷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版。
  6.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編輯部:《徐向前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版。
  7.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編輯部:《賀龍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版。
  8. 《葉劍英傳》編寫組:《葉劍英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版。
  9. 朱玉:《李先念傳(1909——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0. 徐占權、徐婧:《長征中的重大戰略決策》,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11. 郭晨:《萬水千山只等閒》,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12. 陳伯江:《跨越雄關——長征中的重大戰役》,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 力平、余熙山、志咸:《紅軍長征簡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 史海、陳雄:《共和國36位軍事家》,長征出版社2004年版。
  15.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一卷),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
  16.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編審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版。
  17.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史編審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史》,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版。
  18. 《紅六軍團征戰記》編寫組:《紅六軍團征戰記》,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版。
  19. 徐向前:《歷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版。
  20. 《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3年版。
  21. 呂黎平:《青春的步履》,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版。
  22. 蔡仁照:《中國元帥聶榮臻》,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版。
  23. 劉秀文:《中國元帥林彪》,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4. 於東:《血火煮江山》,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25. 溫元麟:《長征豐碑——長征路尋勝》,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6. 湯應武:《中國共產黨重大史實考證》(第二卷),中國檔案出版社
  27. 李濤、李海:《國民黨將領看長征》,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