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会biu~的随机导向一个高级条目哦 >< | H萌娘上月访问数据报告

巴黎暴徒:修订间差异

H萌娘,万物皆可H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交互式浏览历史
2020年12月11日 (五) 23:47的版本 (编辑)
imported>维多利亚女王
(→‎来源)
←上一编辑
2021年1月26日 (二) 11:28的版本 (编辑) (撤销)
imported>Cuthead
(→‎来源:​ 替换链接为网页存档)
下一编辑→
第4行: 第4行:
== 来源 ==
== 来源 ==
 原文章早已被删,但仍有其他{{黑幕|[[赵家人|赵]]国}}媒体完全引用该文章转载来的链接。
 原文章早已被删,但仍有其他{{黑幕|[[赵家人|赵]]国}}媒体完全引用该文章转载来的链接。
https://finance.ifeng.com/c/7iOSqkdpMR6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24125129/https://finance.ifeng.com/c/7iOSqkdpMR6 https://finance.ifeng.com/c/7iOSqkdpMR6]


 以下是节选:
 以下是节选:

2021年1月26日 (二) 11:28的版本

Cctvdream.png
注意!该条目的中立性存疑,可能对阅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请各位读者和编辑者注意此提示,不要轻信条目中的叙述。我来编辑此条目!
注意!该条目的中立性存疑,可能对阅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请各位读者和编辑者注意此提示,不要轻信条目中的叙述。我来编辑此条目!

巴黎暴徒,是对在巴黎游行的人们的称呼,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江西共青团辱骂巴黎公社的文章。

来源

原文章早已被删,但仍有其他赵国媒体完全引用该文章转载来的链接。 https://finance.ifeng.com/c/7iOSqkdpMR6

以下是节选:

“
1871年,

社会底层人民和部分流氓领导组成的武装叛乱涌上了巴黎街头,

引发大规模杀戮和破坏。

此次行动毁掉了巴黎及城中的大量文物、古迹和艺术品,

对法国文化造成了重大破坏。

人们称这次的暴动为“巴黎公社”。
”
——文章节选
展开文章详细

火烧巴黎!法国暴动背后的中产困境

假如时光回到230年前

1789年,法国出现经济大危机,人们强烈抗议路易十六强加赋税,

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的启蒙思想所结合,助长激进的情绪,

最终爆发革命。

并在1792年将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

人们骄傲地将这次行动称为

“法国大革命”。

1871年,

社会底层人民和部分流氓领导组成的武装叛乱涌上了巴黎街头,


引发大规模杀戮和破坏。

此次行动毁掉了巴黎及城中的大量文物、古迹和艺术品,

对法国文化造成了重大破坏。

人们称这次的暴动为“巴黎公社”。

一个,是被压迫已久的人民奋起反抗,

一个,是不满现阶段统治的无政府主义者发起的维护权益行动。

01

燃油上涨,民众暴乱

然而,在几个世纪之后,对于法国来说最大的不幸便是,

这两起激进事件竟然融合一体,

在圣诞节将近的时候,降临在革命老城巴黎的头上。

此时的总统名叫马克龙,

此时的巴黎大难当头…

12月1日,巴黎街头——

奢侈品店惨遭毒手

香榭丽大道和老佛爷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金钱的温度,

圣诞前的奢侈品店门早就做好了打折迎顾客的准备。

就在这时,Dior的门店大门外不远处,

有一群身穿黄色马甲的人正在靠近,

店长一看,不禁感叹,

工人们发工资了啊,组团来购物了?

然而这一群人来到店内之后并没有掏出钱包,

他们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榔头和大刀。


Dior的玻璃明显不是中国制造,装备出的不够肉,

暴徒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玻璃锤碎,

旋即抢走店内货架上的首饰和物品。



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抢劫的时候,

才恍悟过来,这些人其实是来拆店的…

越来越多的人涌进Dior的门店内,将店内的装修、专柜、货架“拆得”面目全非,

简直比二哈还汹涌。


不到一会时间,毫无防备的Dior就被拆得只剩孤独的门框在晃荡,

店内商品被洗劫一空,

有店员发现,连天花板上的防火警报都被顺手拆除了。


(工人连夜装订木板保护店铺)

惊慌失措的Dior不得不警告其它店铺小心暴徒,

并连夜在门前装上了木板以抵抗满身鸡血的人们。

而一旁的LV则鸡贼了很多,

见势不妙的他们早早喊来了防暴警察保护门店,

逃过了被洗劫一空的命运。


这次的洗劫事件,让Dior仅一个门店就损失了近100万欧元,

然而,深处损失的悲伤与哀愁中的人们这才发现,

巴黎的街头已经变了,

暴力和嘶吼占据了整个巴黎市,

他们并非针对Dior,他们要把这里的一切都毁灭。




银行遭洗劫

Kléber大街竖立着多家知名银行,

这里曾是闪耀着金子光芒的地方,

而如今,金光早早地被火光掩盖。


在这条街上,只要是暴徒经过的地方便寸草不生,当然,

也寸金不留。

多家知名银行都遭到了暴徒们不同程度的毁坏,

一家名叫BNP PARIBAS的银行更是损失惨重,

在一次暴徒的“清洗”中损失了

近1000万人民币!




汇丰银行及其余多个银行的店面、取款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人们似乎已经丧失了理智,

身上的黄马甲便是信仰的深渊,

他们唯一的信念便是

破坏,破坏,再破坏。

凯旋门受创,文物被摧毁

一些在巴黎保存完好的文物,虽然没赶上“巴黎公社”,

却倒在了2018。

巴黎地标,法国最受尊敬的纪念碑——

凯旋门

内部遭暴力洗劫,在凯旋门博物馆入口处展出的玛丽安雕像,是法国共和国的象征,

被暴徒粉碎。

凯旋门外部随处可见涂鸦,写满

“马克龙下台”、“黄背心将胜利”、“让革命之火燃烧”等口号,

几名身着换黄背心的男子还用锤子

反复敲击其他文物。

唐人街遇袭

在奢侈品店、银行、凯旋门都沦陷了之后,

这股疯狂的战火又烧到了巴黎唐人街。

据报道,“杀红了眼”的暴徒们冲进唐人街洗劫店铺,

平日里和平也繁闹的唐人街,一时间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个别商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目前,在巴黎上演的打砸抢烧“活爆剧”达到空前暴力高潮,

这场原本应该和平的人民运动正在转变为暴动,

这一切,都是在反抗法国总统马克龙,

这一次,人们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

黄背心,在沉默中爆发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为什么暴乱呢?

早在11月17日,法国就兴起了一场以“降低油价”为号召的人民游行,

当天,有超过24万名驾驶员、车主走上了法国的街头,

举起手中的旗帜抗议马克龙多次上调油价,

让这些以方向盘为生的人们

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

一名驾驶员说道:

“每个月账上短缺500欧元,已经有三年了,我们全家没有去度假。”

这些“被压迫者”互相约定,身着黄色背心走上街头示威,

表达对马克龙政府行为的不满。

他们称马克龙上调油价的行为是“暴政”,

他们立誓要让政府低头,

还他们正常的生活。

然而,政府给他们的回应却是——沉默。

民主和权益就像是一场讨价还价,

在砍价的时候,最气人的莫过于卖家一声不吭,

让你一分一秒浪费自己的时间。

于是,暴乱开始了。

“黄背心”们的冷静态度根本换不来政府的回应,

于是乎,他们走上街头,开始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伸冤”。

在香榭丽大街上,一批一批的“黄背心”们想店铺内投掷闪光弹和燃烧弹,

人来人往的街道瞬间变成战壕。

人们搬起石头,不让路上的汽车通过,

甚至放火烧毁了自己身旁那些“碍事”的汽车。

车主们心有怒而力不足,

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的爱车葬身火海。

而最惨的当属警车了,

“黄背心”们只要看到了警车,战斗力明显上升,

几乎每一辆警车都不能逃过被毁坏的命运。

在法国的标志性景点凯旋门附近,

战火愈烧愈烈。

闪光弹、烟雾弹、燃烧瓶随处可见,

人们丧心病狂地破坏者基础建设与周边文物,

仿佛这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似的…

可怜的是,许多无辜的居民也遭到殃及,

他们的住宅和院子被烧毁,

很多人在网上呼吁:

“请抗议者放过我们的住宅。”

一名居民从自己家里望着楼下熊熊燃烧的大火。

在街上,随处可见穿着黄背心的“暴徒”,

有他们在的地方,几乎寸草不生,

他们犹如一阵邪恶的黑风,

被吹过的地方都一片狼藉。

平日里繁华的商店门口空无一人,

许多群众躲在商店内不敢出门。

一些店门口被用喷漆喷上了“马克龙下台”的字样,

场面非常混乱。

然而,究竟是怎样的政策会让法国的群众们如此愤怒和暴力,

他们失控的源泉又到底是什么呢?

这些原因,

就得问问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了…

燃油,点燃了群众的怒火

早在此之前,马克龙政府就多次上调了法国的油价,

根据法新社的报道, 今年,法国柴油价格上涨了23%,汽油上涨了15%,

成为2000年以来法国柴油价格最高的一次,

远超欧盟其他国家汽油均价。

人们纷纷对此表示抗议,希望法国可以重调油价。

11月中旬,为响应《巴黎气候协定》,做到节能减排,

马克龙政府再次提高油价,鼓励人们绿色出行。

然而,这一政策却在落实中出了问题,

给那些以运输或客运为生的人们

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最过激的是,政府连柴油也不放过…

柴油车由于油价相对便宜,是一般家境的人节省开支的方法之一,

因此柴油车在法国也相当受工薪阶层的青睐。

但是法国政策突然暴涨油价,同时不给那些“以油为生”的人予以补偿,

这让很多司机们再次走上街头抗议,

而这一次,他们以黄背心为团队符号。

而这一次,政府给出的答案如出一辙——沉默。

遵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规律,

人们没有选择灭亡,

暴动一触即发。

这次暴动被称为法国巴黎10年来最严重的暴乱,

甚至正在西欧国家之间蔓延!

比利时和意大利的民众也已经走上街头,

没有人敢预言接下去的发展形势。

巴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负责人表示:

“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严重的暴乱,甚至超过了1968年的五月风暴,政府必须采取行动制止这一切。”

12月1日星期六,根据警方的统计,

全法黄背心示威者共有136000人,上个星期六有160000示威者,

再上一个星期六,11月17日,

共有282000示威者,在巴黎,

这个星期六共有10000名示威者,示威人数明显递减,

破坏力却在明显增加。

目前为止,

全法国共有263人受伤,其中5人严重受伤,

受伤者中包括81名警察,

巴黎受伤的人数最多,133人受伤,其中23人是警察。

警方共传唤682人,其中630人继续关押,

而巴黎被警方传唤的多达412人,其中378人继续关押,

这一数字超过最近十年最高水平。

巴黎警察局长德拉普克称,警方与巴黎街区出现的极端暴力对峙的情形是空前的。

这不是起义,这是暴动

黄背心运动的极端暴力虽受到许多民众的厌弃,

但黄背心抗议政府加征燃油税的诉求依然代表许多民意

(3周前支持率70-80%)。

但是在暴乱中,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黄背心”都丧失了理智。

上周六,一名警察遭黄背心围殴,

但被两名黄背心解围的视频几乎被法国所有电视台转播,

显示黄背心并非全部崇尚暴力。

而奇怪的是,

据警方介绍,暴力打砸人员主要来自三方:

极右,极左,外省30-40岁抗议者。

“专业”打砸人员大都躲过警方抓捕,被抓到“新人”几乎一律表示对自己的暴力行动

不后悔。

然而,

法国内政部长揭露这是破坏秩序的惯犯,

职业打砸抢所致。

巴黎警察局长德拉普克认为,在这些暴力民众中,有许多穿着黄背心的示威者是不具攻击性的。

他们可能因“幻灭”或者想引发“连动效应”而毫不犹豫地加入到

“不可容忍”的暴力活动中。

在普通的黄背心周围,出现了不少富有经验的“辅佐”他们的“斗士”,

他们很明显走在与警方对峙甚至冲突的最前面,

如何去放火,如何去烧车,如何去修筑街垒他们显得很有“技术”,

并且教那些毫无经验的黄背心如何去做。

当警方向密集不散、越来越暴力的示威人群投掷催泪弹时,他们要求示威者不要害怕,

并且“命令”他们不要“乱躲”。

示威者在凯旋门前高歌《马赛曲》

很明显,这不是一场单纯的人民起义行为,

这是一场故意煽动民怨而引起的暴动!

我们不怕讲道理的抗议群众,

我们只怕丧失理智的政治棋子。

因此,中国大使馆向法国的华人发出了严正危险警告,

让法国的华人们最近少出门,

以免发生意外!

目前,该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中,

法国网络近几天发起成立一个“红巾”运动,该运动宣布对抗“黄背心”,

特别是反抗黄背心的堵路活动。

社交网络红巾军刚发起便有一万多人相应。

他们指控黄背心的堵路行为侵害了公民自由出行权利。

截止到12月3日,网上已有1万2000宣布参加反黄背心的红巾运动。

这个运动的发起人在网上宣布他们将采取和平行动,

却没有透露具体的行动方案。

最黑暗的一天

12月3日,可能是当代法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由于政府对人民的焦虑和压抑不理不睬,

导致了图谋不轨的人有机会煽动了这一场暴动。

最后,无论如何,希望在法国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02

众多行业受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一开始,“黄马甲”抗议活动的侧重点在于谴责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增加柴油税对家庭支出的影响。马克龙表示,这是应对气候变暖和保护环境的必要举措。

但过去两个周末在巴黎和其它一些大城市发生了暴力示威,抗议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示威者要求马克龙辞职。一些人把这称作一场革命,针对的是一位他们认为不关心人民疾苦的总统。

贝伦贝格银行分析师在报告中称,SMCP、爱马仕(Hermes)和LVMH集团等奢侈品集团的情况堪忧,因其业绩严重依赖圣诞期间前往巴黎的海外游客。骚乱产生的影响可能贯穿整个假期。

法国餐饮及酒店业协会(UMIH)表示,巴黎一些酒店目前的订房取消率为20-50%,预订数量减少10-15%。

巴黎市中心的暴力活动震惊了全国,同时一波又一波的抗议活动还针对道路基础设施,有可能给经济造成更进一步的影响。

03

暴动背后:

收入降低,法国中产困境凸显

“黄马甲”运动折射出近年来法国中产阶级在经济不景气、政府加重税收的背景下,购买力下降而缺乏获得感的困境。

据法国《欧洲时报》11月21日报道,法国经济研究所(OFCE)和国家统计及经济研究所(INSEE)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前总统萨科奇和奥朗德执政期间,即从2008到2016年的8年之间,法国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减少了1.2%,即440欧元(约合人民币3469元)。

该报告是根据居民报税数据得出的这一结果。法国《观点》杂志称,该数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目前民众对油价上涨和购买力下降的抗议。该杂志同时强调,前两任总统的财政措施跟当前这一社会运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报道称,造成法国家庭收入降低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人口结构变化,8年内单亲家庭、单身人士和退休人员增多;

同时,政府通过社会和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导致家庭平均收入减少。这段时间,税收增加了210亿欧元,但社会补助增长仅为70亿欧元。

此外,不同阶层家庭之间平均收入的变化情况也不尽相同。2016年法国最富有家庭平均收入减少5%,即5640欧元。这是因为奥朗德担任总统期间,政府提高资产税、设立45%的所得税征税档次,并提高各种捐税项目。尽管在经济危机之下,这一人群的工资仍不断增长,可弥补一部分损失,但整体来看,他们的收入减少了2.2%,即2500欧元

报告还指出,奥朗德任职总统期间,确实减少了收入不平等情况。报告认为,一半的低收入者领取的补助增长高于缴纳的税款增长。但其它社会群体,尤其包括中产阶级家庭的收入水平却受到影响。

04

马克龙的“法式悲剧”

马克龙今日的困境,源于他一颗想急切改革法国的心。

比如,这个“自命不凡”的年轻总统居然敢对前几任法国总统都不敢动的领域开刀。他打算取消政府对铁路的补贴,还要减少对农业的补贴,甚至还要增加对外国农产品的进口,提升国内的竞争力。


同时,“野心勃勃”的他还坚持要把美国总统特朗普退出的“巴黎气象协定”推行下去,为此不惜花大力气遏制汽油和柴油的使用。

但这些“改革”恰恰是“伤人”的。而且年轻气盛的马克龙因为当年在总统大选中赢得太容易,结果他不仅把“改革”的进程设置得很快,在面对利益受损的普通公众的质问时,他还一脸“严肃”地斥责他们没有远见,拒绝向他们“妥协”。

相信大家可能都看过马克龙的演讲风格,确实是充满了政治激情,也能从中感受到他强烈的政治抱负。这也是美国的自由派媒体为啥总爱用马克龙去嘲讽特朗普的原因,因为马克龙的演讲中还体现出很多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而特朗普只知道“让美国强大起来”。

可马克龙却似乎不清楚任何革命,除了有勇气和魄力,还需要十足的耐心。比如劳工政策改革虽然长期对法国的就业有利,并不会在短短1-2年内就给法国9%的失业率带来太大改善,可在改革的红利还没被大家感受到的时候就立刻推出夺人饭碗、损人福利的其他改革,这自然只会激起社会强烈的反弹情绪。

同时,加拿大《环球邮报》的一篇文章还指出,马克龙和很多欧洲自由派的领导人一样,并没有意识到诸如“巴黎气象协定”这种看似很宏大的人类命运题目,或许在富人、精英和明星们看来很重要,可在普通的“低收入群体”看来其实并没有意义。后者要的是更好的福利、更高的底薪和就业机会、更低的税负以及更低的物价。

他甚至没有意识到平时也说“关心环境”的法国中产阶级,并不希望为此搭上自己的利益,居然跑去教训不能接受油价上涨的他们“嬗变”。

于是,当马克龙在境外享受着美国自由派媒体的歌颂时,他在法国国内的人设却已经崩塌,成了一个“傲慢”“自以为是”和“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Aloof”、“Out of touch”这两个英文单词,是耿直哥看到西方媒体在描述马克龙在法国国内形象时最常被用到的。而且在社交媒体和草根政治时代,这更是一个政客的大忌讳……

所以,马克龙目前已经陷入了一种“法式悲剧”之中。英国路透社的报道就指出,如果马克龙此刻向抗议者们低头让步,那么他就会被视作又一个软蛋总统,以后的“改革”恐怕都将开展不下去;可如果他拒绝低头,这场“大革命”就会继续闹下去,他就必须想其他办法去“扑灭”。


而不论他怎么选择,在路透社采访的专家看来,这都是一个“双输”的局面。他的支持率也已经从去年6月的58%,一路跌倒了如今可怜的23%......

最后,从目前媒体的最新报道来看,马克龙还是选择了让步,已命令他的总理暂停提升燃油税。


英国《每日邮报》也立刻用西方国家讽刺法国人时最常玩弄的“投降”梗取笑了马克龙:马克龙向暴徒【投降】了!

可法国真正的危机,真会这样简单地解除吗…….?



折叠
 
查 ·论 ·编
政治
展开
 
ACG相关
事件
C87敏感题材同人本事件 • 2015年中国大陆网络产品黑名单 • 萌娘百科被屏蔽事件 • 山本宽二战不当言论事件 • 我的英雄学院志贺丸太事件 • Bilibili/争议和影响(自我政治审查 • Bilibili吧吧务被警告及下台事件 • “台独”双标事件 • 后浪视频争议事件 • 南京和风夏日祭事件) • 明日方舟/争议与事件(少女前线吧2020年3月纠纷事件 • NGA明日方舟炸版事件) • 原神/争议与事件 • 少女前线2鬼图事件 • 南方公园反共乳包事件 • 暴雪Blitzchung事件 • 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下架事件 • 《がいがぁかうんたぁ》事件 • 共青团虚拟偶像事件 • 水岛努言论争议事件 • Ice摩斯电码事件 • Panpiano事件 • Hololive炎上事件 • JM被捕事件 • 墨茶Official死亡事件 • 荒川弘敏感题材短篇事件 • 《尚气与十环传奇》辱华事件 • 未成年人防沉迷游戏政策 • 先审后播 • 《雄狮少年》事件 • 鹅鸭杀主播爆破事件 • 2022年10月萌娘百科整改 • 2024年初音未来有你演唱会争议事件
作品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 Long Live The Reed! • Quarantineer • 党娘 • 大民国 • 东方冯如传 • 逗比人生 • VR党建学习馆 • 腐x无限大 • 大时代 • 东德情怀:柏林墙 • 挂号台系列 • 还愿 • 虹色勇气 • 护国燃气城市 • 基本定律 • 国防报告书 • 铠甲勇士刑天 • 逆统战:致地与海的革命者 • 女体化!!世界独裁者列传 • 前进,达瓦里希 • 前漫画射长的漫画 • 山本五十子的决断 • 台大裸体艺术社 • Kaiserreich • 新秩序:欧洲末日 • LoHaLi • 极端终点 • 烈焰升腾 • 雨港基隆 • 雨伞革命 • 愿荣光归香港 • 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 • 中国:毛的遗产 • 中国特色动物庄园 • 反审查图书馆 • 东风来 • 从酋长到球长 • 天才国术少女 • 泰壹
展开
 
现实
文艺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 阿Q正传 • 编程随想的博客 • 玻璃心 • 出租车司机 • 第五共和国 • 国际歌 • 红军长征全景实录 • 皇后大道东 • 记念刘和珍君 • 平安经 • 我挖的不是煤 • 武训传 • 无依之地 • 献给你的进行曲 • 阳光彩虹小白马 • 在人间 • 金银 • 坦克人(迈克尔·杰克逊) • 四月之声 • 国际歌(2021版) • 杀不死的石家庄人 • 范进中举 • 自罚两杯 • 温水煮青蛙 • 马哲有点甜 • sat tee touy
键政梗
避讳新编 • 政治笑话 • 50后 • 996.ICU • GFW • P民 • 爱国贼 • 巴黎暴徒 • 茶叶蛋 • 吃海参 • 冲塔 • 大脑升级 • 大姨鼠 • 蛋炒饭 • 地球Online • 分配方式 • 涪陵榨菜 • 感情纠纷 • 狗肉汤 • 桂军 • 韩粉 • 洪江区 • 后浪 • 精品化 • 马尔萨斯主义 • 旧日本军 • 抗审讯 • 老干部 • 雷霆系黑话 • 你国 • 小礼物 • 逆达尔文现象 • 坦克人 • 塔绿班 • 天朝 • 五学 • 献忠 • 是学 • 修养 • 民智 • 血统论 • 秘密警察 • 毛修正主义 • 张三 • 赵家人 • 中国家长 • 政治正确 • 中国特色官场用词汇编 • 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汉 • 地狱笑话 • 盎格鲁撒克逊匪帮 • 小镇做题家 • 网红文 • 乌克兰英雄汤 • 丁丁保卫战 • 扛着红旗反红旗 • 骗廷杖 • 膜蛤[+] • 乳包[+] • 稻学[+]
键政派别
汉民族主义 • 男拳 • 女拳 • 逆民 • 七字党 • 辱华 • 入关学 • 日耳曼学 • 神友 • 毛派 • 网左 • 同志 • 河殇派 • 反贼 • 兔友 • 小粉红 • O小将 • ○壬 • 公知 • 加速主义 • 1450 • 50W
成句
I'm Chinese • It's my duty • X天打下台湾 • 唉,oo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谁理你们 • 冰墩墩与谷爱凌 • 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好 • 闭嘴,我们在讨论言论自由 • 陛下何意反耶 • 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 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 • 充满恶意的政治隐喻 • 打马克思恩格斯的牌 • 非法献花 • 是,大臣 • 干得好oo,你向那些xx展示了谁才是老大 • 光复香港时代革命 •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 境外势力 • 狂暴oo轰入oo • 里面搞不好是洗衣粉 • 两国一制 • 美国死22万人,中国死4000人等于没死人 • 美丽的风景线 • 你办事,我放心 • 你说法治我都觉得有些好笑 • 请开始你的表演 • 请上直升机 • 穷也不能穷山东 • 让领导先走 • 商业是最大的公益 • 十万甚至九万 • 双赢就是中国赢两次 • 替谁说话 • 铁打的oo • 我爸是李刚 • 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 我决定去看一些关于香港和天安门的纪录片 • 我是爱中国,你是爱中共 • 我要和岛民同归于尽 • 我要是转世必定是个淘气漂亮的金发女孩 • 洋芋和牛排 • 一百口棺材 • 赢麻了 • 责任全在美方 • 这就是一个奇迹,我反正信了 • 这就是中国 • 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 • 2000人民币大于3000美元 • 中国是马列主义政权 • 政治露阴癖 • 一小时二十二分钟 • 群众内斗法 • 中国解体论 • 怠惰式经营 •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 oo会重建你的xx帝国 • 民主不是可口可乐 • 能文能武,长相非常英俊 • ○公千古
事件
上世纪
二二六事件 • 国共合作 • 土地改革 • 镇压反革命 • 朝鲜战争 • 三反五反 • 反右运动 • 大跃进 • 四清运动 • 文化大革命(红卫兵 •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 一月风暴 • 二月逆流 • 七·二〇事件 • 斗、批、改 • 清理阶级队伍 • 一打三反 • 清查“五·一六” • 九一三事件 • 批林批孔 • 反击右倾翻案风 • 怀仁堂事变 • 揭、批、查 • 清理“三种人”)• 中越战争 • 改革开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官倒 • 八六学潮 • 六四事件 • 光州事件 • 致丽玩具厂大火
本世纪
通钢事件 • 南海本田罢工 • 东莞裕元鞋厂罢工 • 双鸭山事件 • 反对PX项目抗议 • 鲁荣渔2682号 • 佳士事件 • 北大马会被改组事件 • 尘肺病工人维权 • 七一游行 • 零八宪章 • 南周事件 • 雨伞运动 • 反修例运动 • 增城市新塘事件 • 乌坎事件 • 启东事件 • 老兵维权 • 杨佳袭警案 • 乌鲁木齐七五事件 • 周秀云案 • 新疆再教育营 • 蛋壳公寓事件 • 薄熙来案 • 反独立学院转设职业本科运动 • 周子瑜事件 • 文登7·22事件 • 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反对事件 • 2020东京奥运会相关敏感争议 • 成都大学毛洪涛自杀事件 • 宁波工程学院黑人外教奸杀女大学生事件 • 上海放国际歌被抓 • 中国停电限电事件 • 徐州八孩母亲事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 • 先审后发 • 2022年河南储户相关事件 • 四通桥事件 • 白纸运动 • 中美网友小红书大对账 • 人民大会堂国际歌事件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 227肖战粉丝举报事件 • 复旦章程修改事件 • 曹译文iris视频事件 • 丁真珍珠爆红事件 • 中国红十字会 • 薇娅逃税事件 • 梁静茹《可惜不是你》被禁事件 • 展示账号IP属地 • 彭载舟 • 指鼠为鸭事件 • 毒奶粉事件 • 富士康14连跳 • 华为251事件
其他
北美西部的探险行动 • 中国地区独立运动 • 台湾能源发展争议
取自“https://hmoegirl.com/index.php?title=巴黎暴徒&oldid=9642”
分类:​
  • 中立性存疑
  • 政治
添加评论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 中文
  • 未登录
  • 讨论
  • 贡献
  • 创建账号
  • 登录

命名空间

  • 条目
  • 讨论
  • 不转换
  • 简体
  • 繁體
  • 大陆简体
  • 香港繁體
  • 澳門繁體
  • 大马简体
  • 新加坡简体
  • 臺灣正體

查看

  • 阅读
  •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查看历史

    导航

    • 首页
    • 随机页面
    • 最新图片
    • 最近更改
    • 讨论版
    • 所有日志

    分类

    • 色情
    • 政治
    • 人物

    帮助

    • 沙盒
    • 创建新条目
    • 请求创建条目
    • 交流社群
    • WIKI指南
    • 帮助

    工具

    • 链入页面
    • 相关更改
    • 特殊页面
    • 可打印版本
    • 固定链接
    • 页面信息
    • 引用本页
    •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11:28。
    • 除非另有声明,本网站内容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授权。
    • 隐私政策
    • 关于H萌娘
    • 免责声明
    • 手机版视图
    •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 Powered by MediaWiki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