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

出自H萌娘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Ambox currentevent.svg
此頁面的內容及資料需要長期更新,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
此頁面的內容及資料需要長期更新,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

董建華Tung Chee-hwa,1937.7.7-),大紫荊勛賢,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1997.7.1-2005.3.12,於第二屆任期期間辭職),第10屆至第12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香港足球總會永遠榮譽贊助人。

董建華也是膜蛤文化中的一部分,緣起於他2000年赴京述職時張寶華詢問江澤民是否支持董建華連任特首。作為「董先生」,董建華在膜蛤文化中扮演著重要作用。

事跡[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1949年,由於董家親國民黨的立場,前往香港,就讀於左派中華中學。
  • 1960年,畢業於英國利物浦大學船塢工程系,獲得機械工程學理學學士,前往美國,任職於通用電氣公司。
  • 1965年,到東方海外(董家企業,世界七大輪船航運公司之一)在紐約的分公司開拓了香港至歐美的航線。
  • 1981年,父親董浩雲逝世,接手東方海外。
  • 1985年,東方海外瀕臨破產。
  •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通過霍英東資助東方海外,使東方海外傾向北京。
  • 1992年,被香港總督彭定康任命為行政局非官守成員。
  • 1996年12月11日,在由400人組成的推選委員會當中,擊敗楊鐵梁、吳光正、李福善,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屆行政長官競選中勝出。
  • 1996年12月16日,獲國務院總理李鵬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早期推出多項長遠計劃,涵蓋經濟、教育、醫療、房屋、公務員體制等領域,但成效不明顯,亦一舉挑動各個階層的不滿。之後對政治改革採取保守及不積極態度,支持度進一步滑落。
  • 1997年,提出八萬五建屋計劃,計劃每年興建85000個房屋單位,之後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樓價急跌,但一直並無表明政策改變。
  • 1997年9月,發表《中學教學語言指引》,強制公營中學在次年新學年中一開始實行母語教學政策,只批准符合指定條件的114間中學保留使用英文教學。由於英語為國際通用語言,香港專上教育仍然以英文為主要授課語言,政策實施後亦令學生因缺乏接觸英語而導致英語能力下降,甚至影響學生升讀大學的機會,這項計劃遭到抵制。
  • 1998年,提出中藥港計劃,試圖提高香港對中藥的認證能力,及令香港承包更多中藥生意。雖大作宣傳但成果不彰,後來計劃已不知所終。
  • 1998年,提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在施政報告中宣布在位於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興建一系列世界級文化設施,這項計劃遭到抵制。
  • 1998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的民調顯示董建華的民望以及政府支持度不斷下滑。
  • 1999年1月,行政長官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會晤當時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傳達不滿民調的訊息,鄭耀宗透過副校長黃紹倫再向民意調查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施壓,要求對方停止發表對特首施政不利的消息,否則會逐漸收緊民意研究計劃的發展。此舉乃嚴重干預了香港的學術自由,在基本法下可能已屬違法。
  • 1999年1月,居屋短樁事件首次曝光。民主黨在立法會提出對房屋署署長苗學禮和房委會主席王䓪鳴的不信任動議,在泛民主派、自由黨、民建聯(除行政會議成員的譚耀宗外)支持,港進聯棄權。以39票贊成、9票反對、6票棄權、4人缺席投票下獲得通過。王䓪鳴在議案表決前宣布辭職,但苗學禮則拒絕請辭,繼續留任房屋署署長。王䓪鳴隨後出任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這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首次有對官員的不信任動議被通過,一直被視為「保皇黨」的民建聯、自由黨在事件中因為不同原因相繼倒向泛民主派,加深了行政與立法之間的關係僵化。
  • 1999年1月29日,香港終審法院對吳嘉玲案的判決引起居港權爭議。此次判決令香港人在中國內地所生的非婚生子女都享有居港權,包括私生子女在內。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聯同當時的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到北京尋求人大釋法。
  • 1999年6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22條和24條作出解釋,規定只有香港人在內地所生的婚生子女才享有居港權,非婚生子女及出生時父或母仍未成為香港居民的則沒有居港權,而使有權來香港的人數減至20萬。香港大律師公會認為人大釋法有損香港的法治及司法獨立,許多律師佩戴黑紗,從終審法院遊行到政府總部,抗議人大釋法。
  • 1999年,著令孫明揚暗中籌劃解散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及其關連政府部門,並重組成日後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食物環境衛生署。然而在計劃籌備的期間,孫明揚在一次宴會中醉酒,在記者面前漏了口風。之後因為分工問題及欠缺民意代表監管,使不少衛生、市政問題變得紊亂,更令三級民選議會制度瓦解。
  • 2000年,提出數碼港計劃,在未經公開招標的情況下,把鋼線灣臨海優質地皮免地價批與李澤楷的盈科拓展,引起官商勾結的指控,當時各大地產商都強烈不滿,指政府偏坦李嘉誠家族,數十名在商政界有一定地位的地產商人到政府總部與董建華會面表示抗議。事後數碼港淪為地產項目,盈科則獲得豐厚利潤。
  • 2000年6月,被問及會否修訂八萬五目標時表示「八萬五政策自1998年已未再提起,亦已經不再存在」,引來「不提及等同不存在」的笑話。
  • 2000年7月,鍾庭耀在報章撰文公開港大民調風波事件,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成立獨立調查小組查明事情屬實,鄭耀宗及黃紹倫並因此事辭職,路祥安則在董建華的力保下得以留任。董建華及特區政府的聲譽因此受損。
  • 2000年12月,推行強制性公積金,強制香港所有雇員成立投資基金,雇主及雇員每月需將百分之五薪金付託基金供款,在一般情況下雇員年滿65歲退休方可取回供款。由於強積金管理費過高及欠缺透明度,雇員不能自由選擇投資信託機構,雇主可以用強積金的雇主供款部分來抵銷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這項計劃遭到抵制。
  • 2001年4月30日,由於無法說服董建華放棄推行高官問責制,政務司司長(原港英布政司)陳方安生在被副總理錢其琛召見問話後辭職。
  • 2002年2月28日,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成為第二任行政長官,宣布在7月1日開始,推行高官問責制,將所有原來由公務員體系政務主任出任的司長和局長職位改為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政務司司長統領所有公務員的角色被削,由行政長官統攬大權,各問責政策局長直接向董建華負責。
  • 2002年3月7日,獲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二任行政長官。中央人民政府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履行基本法23條規定,立法禁止任何叛國罪、分裂國家行為、煽動叛亂罪、顛覆國家罪及竊取國家機密等涉及國家安全的罪行,引起市民自主權移交以來對政府的最大不滿情緒。
  • 2002年3月,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發表任內首份財政預算案,當中建議公務員減薪,最高減4.75%,以紓緩政府赤字。
  • 2002年7月1日,自動連任,任期原於2007年6月30日屆滿。
  • 2002年7月7日,65歲壽辰當天,數萬名公務員上街示威,抗議立法減薪。
  • 2003年5月,為重振經濟,向立法會申請10億港元撥款,決定在同年秋季舉辦名為維港巨星匯的大型音樂會,結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 2003年7月1日,香港約50萬人舉行反政府遊行,反對23條立法。自由黨在自身政治利益的考慮下,決定改變立場反對立法,使法案無法得到足夠票數通過。
  • 2003年7月7日,被迫宣布押後提交表決。
  • 2003年9月5日,宣布撤回《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負責推廣草案的保安局長葉劉淑儀問責下台。
  • 2004年1月7日,宣布成立香港政製發展專責小組,主要是深入研究有關政製發展的原則和程序,並徵詢各界的意見。
  • 2004年4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作出解釋,當中涉及修改「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和法案議案表決程序」的規定。
  • 2004年4月15日,香港政製發展專責小組發表了第二號報告,交代在過去兩個多月收集公眾意見。
  • 2004年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否決了於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08年立法會選舉中實行普選。
  • 2004年,提出領匯計劃,決定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分拆商業物業及停車場,出售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屋邨商場,將資產證券化成立領匯基金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以籌集資金。由於領匯基金以商業原則營運,對轄下商場大幅加租及停車場,不再向一些小商戶續約,引入更多大型連鎖店,這項計劃遭到抵制。
  • 2004年7月1日,香港約53萬人舉行反政府遊行,示威主題為爭取2007年普選特首、2008年立法會全面直選,董建華支持度進一步滑落。
  • 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為由辭職。
  • 2005年3月12日,離任特首後當選第10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連任兩屆至今。
  • 2014年9月3日,董建華在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召開記者會,表態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本港政制的決定。
  • 2014年10月25日,董建華當日專門在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召開記者會,他在記者會上表示,呼籲參與占中人士儘快停止非法集會,以對話解決相關爭議。
  • 2014年11月,梁振英上任後,成立團結香港基金會,重新活躍於香港政壇,繼續左右香港政治的發展。
  • 2017年6月,董建華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訪問時,說香港離開了中國156年,人心回歸需要一段時間,要一步一步的去做。
  • 2018年3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政協會議,會上指出中國經歷了很多苦難,但擁有今天的成就和看到光明的明天,是全靠中共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2019年7月,董建華指任內推行的通識教育「失敗」,導致年輕人問題,間接引起逃犯條例修訂一系列的示威活動。

語錄[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毫無疑問,法輪功是一個邪教,它的組織很嚴密,財源很豐富,以及是一個有政治性的組織。它在內地傷害了很多家庭,我們在香港的確要密切注意法輪功,不要讓它危害香港社會的安定,亦更加不可以讓它危害內地社會的安寧。……香港的法輪功和內地的法輪功是一個教主、一樣教條,所以我們要密切注意的。我也想強調一下,其實法輪功不是一個宗教,它自己也這樣說,所以其實不涉及宗教自由的任何方面問題。」

出處:2001年6月14日,董建華在立法會的發言。

「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

出處:董建華的名言之一,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經常將這句說話掛在嘴邊。

「從98年起無講過,即系唔存在啦。」

出處:2000年7月接受訪問時,被問及八萬五建屋計劃對香港影響甚巨,會否有所修訂時,回應謂已經很久沒提過八萬五。

「總之四面受到批評時,我就知道這件事做對了!四面受到批評,表示所走的路是對的,無事!」

出處:2002年2月7日,回應民主黨楊森指他偏幫工商界的批評他。

「李議員我唔同意,你唱衰左香港六年啦,繼續唱衰啦!」

出處:2003年5月15日,發生梁錦松涉嫌偷步在加稅前買車事件後,李柱銘於立法會質問董建華「就我所知,在香港做生意的商人,對於特首你在現在仍然起用這名財政司司長,是個大笑話,你同不同意」後,董建華的回應。

「香港回歸了六年、我擔任行政長官六年、你們唱衰了香港六年、謾罵了特區政府六年、否定了一國兩制六年、無所不用其極的罵我罵了六年。面對你們的謾罵,我可以容忍,但我想你們知道這些謾罵不會動搖我為香港市民服務的決心。我覺得我有責任要為你們作個勸解。四個字:『與時並進』。因為時代已經改變,如果你們不擁抱新的時代,時代就會拋棄你們。」

出處:2003年5月15日,梁耀忠議員不同意特首指李柱銘「唱衰」香港一說,表示有麝自然香,好的東西自然會受歡迎、被接納和尊重,並不需要害怕有什麼人去「唱衰」時,董建華的回應。

「咁膚淺嘅?」

出處:2003年5月15日,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質問董建華,指中央在SARS事件一開始便大刀闊斧,有官員更被免職,但董卻指在處理SARS事件上無人需要受處分,是否不同意中央在此事上的處理手法,董建華的回應。

「我唔知系你嘅中文好過我,定我嘅英文好過你,naive同膚淺唔系相同喎!」「教你就唔敢當……一個天真嘅人呢就好naive架下,一個膚淺嘅人就好膚淺。」

出處:在2003年的答問大會當時被司徒華請教他膚淺和naive有何分別。

「唔會理會啲低級趣味嘅嘢。」

出處:被記者問及香港電台電視節目頭條新聞揶揄他的施政報告未能紓解民困,董建華的回應。

「對於白宮發表的那些話……我的看法是──因為我對美國政府都有相當了解──(她們是)很容易被誤導的!」

出處:董建華被議員質詢為何對外國政府表達關於23條的關注時采輕蔑態度的回應。

「我嗰身體好重要!」「早晨!」

出處:2003年7月1日五十萬人大遊行後,之後三天的上班時間,面對傳媒提問的唯一回應。

「昨晚行政會議通過將23條二讀押後,這是政府對市民意見的重視。」

出處:五十萬人大遊行後,政府本來想稍作修訂如期通過,惹來極大爭議,但及後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辭職及自由黨公開反對,令在當時體制之下,法案勢必無法通過。高官連夜開會後,董建華於是說。

「如果我決定退下來,這是一個很容易作的決定。但如果要留下,是很艱難的,要有勇氣、要有更大的付出。」

出處:2003年,在記者會上對於被部分巿民要求下台時的回應。

「儘量避免給國家添煩添亂。」

出處:發表於2004年施政報告。

「對唔住,果個講稿機壞咗!」「俾我繼續讀落去。」「好似喺舊時屋企睇電視睇睇嚇冇咗畫面一樣。」「系咪立法會的經費唔夠呀?」

出處:在立法會發表2005年施政報告時的小插曲。

「我知道你哋關心好多問題,喺適當時候會向大家交代。」

出處:2005年3月2日,董建華抵達北京準備出席人大政協兩會時,就當時的辭職傳聞作出的回應。

「我企得耐只腳會好痛。」「對於政協的工作,甚或政協副主席的工作,我覺得我的健康狀況,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是可以承受的。」

出處:2005年3月10日,董建華在宣布辭職的記者會上,被問及既然是因健康理由辭職,何以又能當政協的工作時的回應。

「香港的確好自由嘅,我可唔可以建議咁樣:如果你有嘢要同我講嘅,我事後同你約個時間好唔好?同你哋詳細傾啦。……呢位女士,我聽到喇,你講生果金嘅事,我陣間同你傾丫,好唔好?」

出處:2007年12月6日,董建華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榮譽法學博士後致辭,被示威人士抗議聲打斷其發言時的回應。

「貴姓呀,陳生?」

出處:2015年1月20日,董建華舉行記者會時的發言。

ACG出場[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注釋與外部連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維基娘
提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