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盂外交
痰盂外交,是指鄧曉萍在任時在對外問題上所使用的外交手法。
簡介
因為鄧曉萍本人喜好抽煙,經常煙不離手,同時也喜歡吃辣,所以導致痰量很大,隨身都要帶着痰盂,時不時就要往往痰盂里吐口痰。
在中美建交前從一九七四到一九七五年的其中五次中美會談中,按照美方相當仔細的會議記錄,每次均出席的鄧小平總共朝着痰盂吐痰十六次,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會見福特總統和國務卿基辛格一次吐痰最多,總共六次。所以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在回憶錄中稱鄧為「骯髒的小矮人」。
該五次中美會談中有關鄧吐痰的描述共有以下八種措詞:
措詞 |
---|
(一)鄧往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into his spittoon.) |
鄧小平不僅常常吐痰,更多次在對方發言中途吐痰,要對方等他吐完為止。
而同戴卓爾夫人在香港問題上交流時,鄧曉萍更是一口煙一口痰。有人認為戴卓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前摔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鄧曉萍一直抽煙,空氣不流通,導致大腦缺氧,同時又因為鄧曉萍一直吐痰,戴卓爾夫人可能會感到噁心,再加上外交上的失利,才導致戴卓爾夫人走神在人民大會堂面前摔跤
所以就有人傳開了痰盂外交一詞來稱呼鄧曉萍的外交手法。
軼事
不僅鄧曉萍常常吐痰,毛澤東、周恩來也常常把痰盂放在腳邊,而滿清重臣李鴻章外訪歐洲時拒絕使用痰盂,執意把痰吐在名貴地毯上面。
鄧有時也會藉助吐痰以示鄙夷。據說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有一次與鄧曉萍討論香港回歸的原則問題。戴卓爾夫人滿臉傲慢,不予退讓。鄧曉萍不緊不慢。啪!一口黏痰進了會談桌邊痰盂里。態度強硬地說,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後來在談論蘇聯的擴張主義問題和越南問題時,鄧曉萍也使勁的吐了口痰,大罵蘇聯的政策,痛罵越南人是狗
鄧小平即使在一九七九年訪問美國時也在談話中間大聲清喉嚨、往痰盂里吐痰。他訪問日本時,據說也一樣照吐。但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於一九七八年接待鄧小平來訪時,把一個瓷痰盂和一個煙灰缸放在鄧面前,鄧居然兩樣都沒有用,在晚宴時也同樣兩樣都沒有用。說明鄧小平的當眾吐痰行為,甚至吸煙,也是可以自控的。更加證明鄧吐痰是一種外交手段,就是令對手感到厭惡,坐立不安,神不守舍,進而為減輕痛苦欲速戰速決而亂章法。
各方看法
當時任職於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曾多次參與會談的洛德(Winston Lord)回憶說:「他(鄧)坐在椅子上雙腳僅僅及地,他是個煙鬼,並隨意使用痰盂。」
曾跟鄧小平會面的白魯恂教授(Lucian Pye)則記載如下:「他(鄧小平)坐在墊得厚厚的大椅上……腳勉強碰到地面,當他俯前使用痰盂時,甚至是雙腳懸空。」小矮子
前加拿大駐美大使伯尼(Derek H. Burney)一九八六年陪同當時加拿大總統莫朗尼訪問中國大陸,在會見鄧小平時他觀察到:「會上鄧小平煙抽個不停,偶爾使用痰盂,惟彈無虛發。」
一名曾於一九八八年陪同時任菲律賓副總統的勞雷爾到北京會見鄧小平的菲律賓官員也對鄧的吐痰技術印象深刻:「他煙抽個不停,一支抽完就用餘燼來點另一支。他也向着痰盂吐痰,奇准無比。」
參與中美建交前多次會談、時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史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回憶說:「他(鄧)煙抽個不停,我的意思是指他一支又一支的抽,一支抽完就用它來點另一支。他總會有個痰盂,每隔一會兒,他就會提意見,然後轉過身去咳吐」。
於七十年代在美國國務院駐外事務處工作的尼克斯(Robert Nichols)說:「鄧小平身邊有個痰盂,當他提完一個意見,就會向着痰盂吐痰,響起『乓』的一聲。」
基辛格在其回憶錄《白宮歲月》(White House Years)里,就形容鄧小平是個「nasty little man」(骯髒小矮人)。基辛格也在提到對鄧吐痰不敢恭維:「鄧放個痰盂在前面,並不時向着痰盂吐痰,所以他沒有周恩來的優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