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修订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8行: 第8行:
|时间=1966~1976年
|时间=1966~1976年
|开端=文艺领域的革命运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五七指示、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
|开端=文艺领域的革命运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五七指示、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
|主要事件=炮打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一月革命、二月逆流、清查“五一六”、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三支两军、一打三反、批修整风、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反对经验主义、评《水浒》批判投降主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
|主要事件=炮打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一月革命、二月逆流、清查“五一六”、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三支两军、一打三反、批修整风、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反对经验主义、评《水浒》批判投降主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
|结果=1976年毛泽东同志离世后,党内务实派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等人发动怀仁堂政变。纠正了极左思潮,使中国恢复正常秩序。
|结果=1976年毛泽东同志离世后,党内{{ruby| 务实派|资产阶级}} 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等人发动怀仁堂政变。{{ruby| 纠正了极左思潮,使中国恢复正常秩序|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
}}


第19行: 第19行: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化大革命'''、'''文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场社会运动,通常认为由毛泽东在1966发动,持续到他1976年死后结束。直至现在,文革在世界各地仍然极富争议(包括其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日期),被自由派认为是“极权主义”,被保守派认为是“无政府主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化大革命'''、'''文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场社会运动,通常认为由毛泽东在1966发动,持续到他1976年死后结束。直至现在,文革在世界各地仍然极富争议(包括其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日期),被自由派认为是“极权主义”,被保守派认为是“无政府主义”。
马列毛主义者认为,'''无产阶级文化大 革命'''是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反对一切剥削阶级(主要是党内资产阶级),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的 大 革命 ,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的党内无产阶级 革 命派的领导下 社会 主义 中国 开展 的  一 次反修防修的群众运动 。


==前言==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