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 關於《大民國》的登場角色,以歷史人物毛澤東為原型創作的角色之一,詳見「毛澤苳」。
- 關於軍事雜誌MC☆あくしず製作的Mook《女體化!!世界獨裁者列傳》中的登場角色,詳見「世界獨裁者列傳:毛澤東」。
這是一個有關於已逝世現實人物的條目,願逝者安息。
基本資料 | |
姓名 | 毛澤東 |
---|---|
別號 | 牢毛、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2]、紅太陽 教員[2]、太祖、紅國父、 臘肉[3]、毛逆、共酋、鮮血太陽、槍桿子俠、員神[2]、胡漢民的秘書、人造黃油共產主義者[4]、蘿蔔共產主義者[4] |
發色 | 黑→灰白 |
瞳色 | 黑 |
身高 | 180cm(或不精確) |
年齡 | 82歲 |
生日 | 1893年12月26日 |
星座 | 摩羯座 |
萌點 | |
出身地區 | 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 |
字 | 潤之 潤芝 |
逝世日期 | 1976年9月9日 |
親屬或相關人 | |
配偶:羅一秀(1907年-1910年)→楊開慧(1920年-1930年)→賀子珍(1928年-1937年)→江青(1938年-1976年) 下屬 繼任:華聒楓 |
「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
「
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
」
「
人民勝利今何在?滿目新貴滿目衰。
」
——《七絕·炮打司令部》[5]
「
南京是一個50萬人口的大城市,國民黨的首都,應殺的反動分子似不止2000餘人……南京殺人太少,應該在南京多殺!|《對上海南京鎮反工作的指示》 (存疑,並未找到有關紙質資料)
」
「
我曾經跟日本朋友談過。他們說,很對不起,日本皇軍侵略了中國。我說:不!沒有你們皇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就不能團結起來對付你們,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不了政權。所以,日本皇軍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教員,也是你們的教員。(歷史是最殘酷的教員)
」
——1964年7月10日,毛澤東接見再度訪華的日本社會黨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壽男、細迫兼光等的談話
毛澤東,字潤之,中國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無產階級革命家、詩人、馬克思主義者,1893年出生,1921年參加中共一大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起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1949年領導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966年主張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76年在北京去世。娘化配圖來自P站畫師台爾曼。[6]
流行文化編輯
畫家Andy Warhol曾經在七十年代創作出了著名波普藝術流派的代表作品《Chairman mao》。這副名畫多次在歐美等著名學府的藝術史課程中被引用,對於美國乃至世界藝術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因怪誕奇異的美術風格多次被運用於對他的反對宣傳
到了資訊時代,毛澤東在中文互聯網上仍有着巨大的影響力,互聯網上也存在着許多支持毛澤東者,包括但不限於新時代中共左派及毛派貓派(國際共運上傾向於第六國際)、兔派中共國內偏激民族主義者、網左社會心理未成熟左翼、粉紅娘、相當部分偽左翼、魔怔人、小鬼等群體。
人物編輯
ACG作品中有以毛澤東為原型的或者借用其名字的角色,常常是反派。
- 毛澤苳————畫師A士創作的《大民國》系列的登場角色。以毛澤東為原型。
- 世界獨裁者列傳:毛澤東————11區軍事雜誌MC☆あくしず製作的Mook《女體化!!世界獨裁者列傳》的登場角色。毛澤東的萌娘化版本之一。
- 中華萌國傳:毛澤東————《中華萌國傳》的登場角色。毛澤東的萌娘化版本之一。
「偽日本人」殭屍————荒川弘《雷電18號》
相關作品編輯
注釋編輯
- ↑ 毛澤東在解放戰爭時期的化名,也可音譯作「Red Sun」或「Leader Sun」。相應地,周恩來化名為「胡必成」。
- ↑ 2.0 2.1 2.2 「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這四個稱呼總稱為「四個偉大」,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一部分。毛澤東本人對此的評價為「討嫌!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還是當教員。」見毛澤東主席的外交風度(二)(禮儀漫談(139)) - 人民日報。
- ↑ 毛澤東逝世後遺體經過防腐處理後陳列,因此得名。社會主義國家對領導人遺體防腐保存的現象始於俄國革命家弗拉基米爾·列寧逝世後,這一行為被視作俄國東正教聖愚文化的遺存,出現在朝鮮(金日成、金正日)、中國(毛澤東)、越南(胡志明)等社會主義國家;而事實上,毛澤東、胡志明本人的遺願均為火化自己的遺體並不保留骨灰。
- ↑ 4.0 4.1 June Teufel Dreyer.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Modernization and Tradition. Taylor & Francis. 2015: 72. ISBN 9781317349648.
The Central Committee's relocation to the Jiangxi soviet marked a formal end to the CCP's urban link and also a sharp drop in the degree of the USSR's control over the CCP. The claim to an urban base,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Soviet Union exercised control over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China, had been weakening for some years. Comintern advisers lamented that, despite their best efforts, what had started out as a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movement had degenerated into a typical Chinese peasant rebellion. Perhaps they remembered, with a pang, a nineteenth-century observer's comment that the Chinese were the most rebellious of people but the least revolutionary-in the sense that their rebellions aim at modest readjustments rather than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Such disillusionment with the CCP led Stalin to refer to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s "margarine communists"or, at other times, "radish communists": red on the outside, but white within. [中央委員會遷至江西蘇維埃標誌着中共與城市聯繫的正式終結,也標誌着蘇聯對中共控制程度的急劇下降。多年來,蘇聯對城市基地的宣稱以及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控制程度一直在減弱。共產國際顧問們哀嘆,儘管他們竭盡全力,這場最初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最終淪為一場典型的中國農民起義。或許他們痛苦地想起了一位19世紀觀察家的評論:中國人是最具反抗精神的民族,但卻是最不革命的民族——因為他們的反抗旨在進行溫和的調整,而非政治和經濟體系的根本變革。這種對中共的幻滅導致斯大林將中國共產黨人稱為「人造黃油共產主義者」,有時是「蘿蔔共產主義者」:紅皮白心。]
- ↑ 亦有說法稱本詩為後人偽托。
- ↑ https://www.pixiv.net/artworks/118657782
外部連結編輯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羅列了有相同或相近的標題,但內容不同的條目。 如果有未列出的條目,歡迎添加。您也可以搜索標題包含【毛澤東】的條目 或 全站搜索【毛澤東】。 如果您是通過某個無關條目的內部連結而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修正該處的內部連結,將它指向正確的條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