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獨裁者列傳:蔣介石

出自H萌娘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僅記述Mook中的觀點,請不要添加其他非Mook中的觀點

本條目僅記述Mook中的觀點,請不要添加其他非Mook中的觀點

NPAq3.webp
基本資料
姓名 蔣介石
別號 蔣中正、常凱申
萌點 假髮光頭
出身地區 中國
活動範圍 中國等
所屬團體 中國國民黨
親屬或相關人
毛澤東金日成斯大林
娘希匹!

這裏是指11區軍事雜誌MC☆あくしず製作的Mook《女體化!!世界獨裁者列傳》中的登場角色蔣介石。是現實人物蔣介石的萌娘化。

基本資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繼任孫文創立中華民國的獨裁者

  • 蔣介石
  • 生卒年: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
  • 獨裁期間:1931年12月15日(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1975年(病卒)

因國共內戰戰敗後撤退至台灣的蔣介石與國民黨政權之關係,台灣免於共產化,以西方陣營一員之身分成功發展經濟。然而因省籍矛盾(戰前就住在台灣的本省人與二戰後抵台的外省人之間的問題)與虐殺行為等,加上將權力委任給其子蔣經國,都成了導致他名聲不佳的主要原因。

生平[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日本留學到革命時代[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蔣介石以鹽商之子生於1887年,滿清時代中國南部的河南省。雖說他是鹽商之子這點是相當明確的,但卻宣稱這來源並未被考證,甚至還於抗日戰爭後對外聲稱他是周朝末裔而遭非議。相較同樣對中國革命有巨大貢獻的孫文與毛澤東的農民身分,蔣介石出身於商人之家這點,說不定正是後來蔣介石選擇與共產黨分道揚鑣的原因之一。

年幼時受的是古典型教育,少年時則是學習西洋學說。日俄戰爭後隔年前往日本留學,卻因入學資格不符而未能如願。不過這次日本行時接觸到並加入孫文所率領的中國同盟會。這正是蔣介石與革命結下關係的重大契機。

隔年回國的蔣介石進入保定軍官學校,接着再次前往日本留學於東京振武學校[1]。1910年以日本陸軍見習軍官身分值勤。這時候的軍隊生活對蔣介石有深刻影響。同年經中國革命同盟會的陳基美介紹與孫文會面。這就是蔣介石中國革命生涯的開始。

軍事天才於革命軍中展露頭角[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隔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並推翻清朝。在這重要時刻蔣介石也回國參加革命。蔣介石加入位於上海的革命軍,並以革命軍第五團長之身分屢創功績。1912年孫文成立國民黨,雖然蔣介石也有參加,但為了排除握有政治實權的袁世凱由國民黨所發動的第二革命失敗後便與孫文共同逃亡至日本。

之後回國雖然也一直從事地下活動,但此時仍因革命失敗的衝擊過著自暴自棄的生活。1918年受孫文之命擔任廣東軍參謀。對革命軍來說受過近代軍事教育的蔣介石是重要人材。同一此時,蔣介石在上海的證交所工作且獲得龐大收益,有錢了的蔣介石便開始接近浙江財團的各大富豪,並與財團一族的宋美齡結婚。雖然而後宋美齡在美國進行政治社交活動,但對蔣介石來說這婚姻是意味着他獲得了豐富資金的運用能力。

1923年,對資本主義強烈失望,而寄盼議會制民主主義的蔣介石受左傾化的孫文之命前往蘇聯視察,但卻反視蘇聯為威脅。回國後的蔣介石出任黃埔軍官學校校長,而這所學校的教官當中正有其敵手汪精衛與共產黨第二把交椅的周恩來在內,學生當中也有八路軍司令官的朱德等國共內戰時將會出現的主要人物之名。

1925年孫文死後,蔣介石以國民黨政權有力人士之一在政治立場上與汪精衛切割。1926年擔任國民黨革命軍總司令官,並於同年七月開始北伐[2],成功將中國南半部收於國民政府勢力下。這北伐軍中也有多數共產黨系的部隊在內。

與共產黨的戰爭與合作,然後再次走向內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蔣介石之所以完全敵對共產黨,是因為1927年4月12號的上海政變。此事件是國民黨利用軍隊和青幫[3],獲得租界內法國勢力的支援,鎮壓並殺害多數因中國共產黨的行動而在上海發動罷工和暴動抗爭的80萬民勞工。蔣介石此時藉口國共合作使罷工方大意後鎮壓,蔣介石這種用妥協態度哄人後立刻翻臉的手段,以及藉由祕密警察所下的暗殺等,都是當初他逐一排除政敵時用的方法手段。上海政變後,雖說是要排除共產主義,但處刑了數十萬計的民眾這點,以及長期接受財團與外國勢力支援的的蔣介石開始大幅失去民心,最終導致內戰的戰敗。

反對共產黨以後,1928年蔣介石出任國民黨政權的南京政府主席,1931年12月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掌握軍權,1938年4月成為國民黨總裁,掌握最高權力。雖然仍與共產黨軍對抗,但因西安事變而促成國共合作,隨即開始的中日戰爭蔣介石便與共產黨軍攜手合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此合作關係隨即破滅,1946年爆發國共兩黨內戰。當中的1948年,蔣介石就任中華民國政府初任總統,成了獨裁者。然而內戰戰敗,率領國民黨軍殘存部隊逃亡至台灣,維持住了中華民國。雖一直期望有天能反攻大陸卻遲遲未能實現,1975年病死。(文:瀨戶利春)


注釋[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為了想進陸軍士官學校以及陸軍戶山學校的清朝留學生而開設負責準備教育的軍人培訓學校。
  2. 國民黨革命軍為了統一中國而與各地軍閥之間的一連串戰爭。始於1926年,其中因上海政變而暫緩一時,1928年則幾乎成功統一中國全土。
  3. 資金來源為鴉片買賣與賭博的中國地下犯罪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