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於 2021年5月22日 (六) 14:23 由 imported>SD hehua 所做的修訂 →‎风 评 被 害
注意!該條目的中立性存疑,可能對閱讀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影響,請各位讀者和編輯者注意此提示,不要輕信條目中的敘述。我來編輯此條目!

袁隆平是中國著名農業工作者,根據他育種的雜交水稻品種及研究,水稻單位產量由畝產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因此袁被廣泛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於2021年5月22日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1]

本文主要闡述袁隆平是如何風評被害以及與稻學的關係。

風 評 被 害

雖然袁隆平的確對我國雜交水稻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在國內的宣傳中,袁隆平的成就被過度放大,以至於認為沒有袁隆平中國人就吃不上飯,也有許多袁隆平的惡搞圖片產生。

事實上,我們所吃到的並不是袁隆平所研究的雜交水稻,我們所吃進去的水稻是由其他農業工作者如謝華安等他們利用袁隆平的雜交技術培育出來的。而袁隆平所培育的超級稻口感極差豬都不吃不至於,同時抗蟲性和抗逆性也不佳間接導致了15年安徽全省絕產,農民也普遍種植的是謝華安等人研究的雜交水稻,而不是袁隆平的超級水稻。

但這並不意味着袁隆平所種植的水稻是無用的,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可代替普通水稻用作製糖原料、釀酒原料、做澱粉,充分發揮其產量高的特點。

與稻學的關係

顧名思義,袁隆平研究的是畝產極高的水稻,而大躍進時鄧曉萍也站在「高產衛星」田所種植的水稻上,造成了強烈的諷刺作用。同時,「我們所吃的不是袁隆平的水稻」這一事實也跟鄧曉萍頂替在淮海戰役中的榮譽如出一轍。


外部連結

  1. 袁隆平逝世. 新華網. 新華社. 2021-05-22 [引用時間: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