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辑摘要
小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急需改进}} | {{急需改进}} | ||
'''盎格鲁撒克逊匪帮'''(以下简称“'''昂撒匪帮'''”)是中国大陸小粉紅網民对英、美、澳、新、加这五个主要使用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遜文化圈国家<ref>该五国所建立的情报机构联盟被称为“五眼联盟”</ref>的蔑称,用于嘲讽以英美为首的盎撒势力从古到今“殖民、侵略、屠杀无恶不作”,是“世界动乱的源头”。它和“罗刹国”、“阿三”、“倭国”、“棒子”、“火鸡国”和“哈士奇”一样,属于国家歧视性词汇。 | '''盎格鲁撒克逊匪帮'''(以下简称“'''昂撒匪帮'''”)是中国大陸小粉紅網民对英、美、澳、新、加这五个主要使用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遜文化圈国家<ref>该五国所建立的情报机构联盟被称为“五眼联盟”</ref>的蔑称,用于嘲讽以英美为首的盎撒势力从古到今“殖民、侵略、屠杀无恶不作”,是“世界动乱的源头”。它和 “支那”、 “罗刹国”、“阿三”、“倭国”、“棒子”、“火鸡国 ”、“犹猪 ”和“哈士奇”一样,属于国家歧视性词汇。 | ||
在民族学上,'''盎格鲁-萨克逊人'''通常指操'''古英语'''的中世纪英格兰族群;在1066年诺曼人(来自中世纪法国)征服英格兰后,古英语吸收了很多中古法语的特征,逐渐演化成中古英语,盎格鲁-萨克逊人也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成现代英格兰人。用“盎格鲁-撒克逊人”(法文:Anglo-Saxons)指代英语国家的习惯最早出自法语媒体,源于法国民族主义思潮,并逐渐扩散至欧陆诸国,乃至全世界。 | 在民族学上,'''盎格鲁-萨克逊人'''通常指操'''古英语'''的中世纪英格兰族群;在1066年诺曼人(来自中世纪法国)征服英格兰后,古英语吸收了很多中古法语的特征,逐渐演化成中古英语,盎格鲁-萨克逊人也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成现代英格兰人。用“盎格鲁-撒克逊人”(法文:Anglo-Saxons)指代英语国家的习惯最早出自法语媒体,源于法国民族主义思潮,并逐渐扩散至欧陆诸国,乃至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