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蛤:修订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183字节 、​ 2023年6月14日 (星期三)
→‎发展历程:​添加内容
→‎评价:​添加内容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发展历程:​添加内容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第45行: 第45行:
=== 发展历程 ===
=== 发展历程 ===


  实际上, 该文化在公元2011年前后就已经在网络上小范围出现,但当时对这一文化现象并没有具体命名{{黑幕|,且因该话题的敏感性与言论掌控等原因}},并没有立即广泛传播。此时多以表情包、语录以及珍贵历史影像{{黑幕|其中最为著名的三段影像即为现在所广泛流传的[[蛤三篇]]}}作为该文化的代表性媒介,使用这些媒介的人就是现在[[蛤丝]]的原型。
  膜蛤文化的一些要素(如把江泽民比喻为蛤蟆)可能来自《大纪元时报》2005年发表的连载作品《江泽民其人》(https://www.epochtimes.com/gb/nf3154.htm )。 该文化在公元2011年前后就已经在网络上小范围出现,但当时对这一文化现象并没有具体命名{{黑幕|,且因该话题的敏感性与言论掌控等原因}},并没有立即广泛传播。此时多以表情包、语录以及珍贵历史影像{{黑幕|其中最为著名的三段影像即为现在所广泛流传的[[蛤三篇]]}}作为该文化的代表性媒介,使用这些媒介的人就是现在[[蛤丝]]的原型。


 之后有为深入了解这一新兴文化而对[[江泽民|他]]的语言、行为、思想等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考查与研究的人,这类人已经不拘泥于[[蛤丝]]的知识水平,一般可以称这类人为[[蛤学家]]{{黑幕|、[[泽学家]],研究这一文化的学科为[[江学]]、[[泽学]]等}}。
 之后有为深入了解这一新兴文化而对[[江泽民|他]]的语言、行为、思想等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考查与研究的人,这类人已经不拘泥于[[蛤丝]]的知识水平,一般可以称这类人为[[蛤学家]]{{黑幕|、[[泽学家]],研究这一文化的学科为[[江学]]、[[泽学]]等}}。
73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