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情怀:柏林墙”与“Template:赞”:页面之间的差异

H萌娘,万物皆可H的百科全书!
(页面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imported>KARL
(小幅修改前文后,开始大幅扩充与游戏相关的内容)
 
imported>梦蝶葬花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Video Game Infobox
<span style="display:inline-block;padding:0 .3em; border:1px solid #CAD4E7; font-family:'segoe ui','Lucida Grande',Tahoma,Verdana,sans-serif; background:#ECEEF5; text-align:center; -moz-border-radius:3px; -webkit-border-radius:3px; border-radius:3px;"><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thinsp;<span style="color:#3B5998;">{{#if:{{{num|}}}|{{#ifeq:{{{num}}}|1|1位用户{{{1| 觉得这挺赞的}}}|{{{num|}}}位 用户{{{1|觉 得这 挺赞 }}}}} |{{#if:{{{username|}}}{{{user|}}}|{{{username|}}}{{{user|}}}觉得这挺赞 的。|{{{1| 赞}}}}}}}</span></span> <noinclude>
|标题颜色   =blue
{{documentation}}
|标题字体颜色 =white
[[ 分类: 讨论模板]]
|左栏颜色   =red
</noinclude>
|左栏字体颜色 =white
|标题= 东德情怀:柏林墙
|image= 东德情怀:柏林墙.jpg
|原名=Ostalgie: The Berlin Wall
|类型=策略游戏、历史架空、政治模拟
|平台=Microsoft Windows、MacOS、GNU/Linux
|开发=Kremlingames
|发行=Kremlingames
|模式=单人
|引擎=Unity
|发行时间=2018年3月25日
}}
 
{{Cquote|{{color|red|<big>每开一局东德情怀:柏林墙,就有一位来自中国的[[邓小平| 总设计师]]惨遭杀害。</big>}}}}
 
'''东德情怀:柏林墙(Ostalgie: The Berlin Wall)'''是由曾制作过游戏《克里姆林宫危机》的Kremlingames工作室于2018年3月25日在Steam平台上发行的一款历史政治模拟类游戏。
 
在游戏里,你将扮演1989年苏联在东欧各个卫星国家的领导人——昂纳克、雅鲁泽斯基、胡萨克等,领导他们曾在1989年执掌的东欧各国至1992年(及其后,但不解锁任何成就)。而此时的苏东集团正处危在旦夕之际——戈尔巴乔夫上任后所执行的各项政策,都严重影响到了苏联乃至整个东方集团的稳定;而如何让你所选择的国家在这场“推墙”风暴中生存下来,则成为了首要问题。
 
在游戏里,你可以选择尽全力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对行将末路的社会主义政权给予一切必要的帮助,承认并积极支持8·19事件的组织方“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亚纳耶夫等人,抑或是在戈尔巴乔夫遇刺后支持新政府;或者选择放任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自生自灭,组建“新经互会”和“新华约”并邀请更多的国家加入你的联盟,实现“社会主义的咸鱼翻身”;最后你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承认“这是我们时代的结束”,将自己的国家——从一个典型的,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共产党政权,逐步过渡到资产阶级议会制民主。
 
游戏采用事件弹窗的模式,整体风格与《钢铁雄心》系列游戏较为类似,并且高度模拟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东欧的政治和历史环境,而扮演卫星国领导人的你,将决定这些曾在苏联霸权脚下俯首称臣,甚至惨遭蹂躏<ref>苏军曾在1953年干涉东德(六一七事件),1956年干涉匈牙利(匈牙利事件),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杜布切克)</ref>的小喽啰们的最终走向。
 
由于游戏开始的事件被设定在1989年1月1日,属于冷战末期<ref>一般史学界以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去职务,苏联解体为冷战结束的标志</ref>,因而所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输出被严格限制在了亚洲和非洲的少数几个国家。因此要想增加地图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改良主义国家数量,只能抓住事件所给予的机会。
 
另外,游戏内收录了大量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所创作的歌曲,在游玩时打开音乐将更倍添游戏的时代厚重感。
 
==游戏预告<ref>该游戏的首部DLC《霍查身后》并无预告片,仅在STEAM商店页面有简短的演示</ref>==
{{YoutubeVideo|ffCE-KiWpFY}}
{{Hide| 铁幕落下DLC|{{YoutubeVideo|lqXRMRo2Xlw&t}}}}
{{Hide|历史路线DLC|{{YoutubeVideo|rnyamXpjyxE}}}}
 
==官方简介==
东西方之间的对立已近结束,但东西德之间的对立结束还为时尚早——年迈的党领导依然坐在他们的办公室中躺平,并等待着来自莫斯科的“感叹”。但戈尔巴乔夫和科尔<ref>是为赫尔穆特·科尔,1982年至1998年间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下台后因金融丑闻辞去了CDU党领袖职 ——值 一提的是,他在CDU(基督教民主联盟)的继任者正是默克尔</ref>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大结局, 将带来意想不到 后果,甚至是对戈尔巴乔夫和科尔本人来说也是这样
 
——带领东德和情同手足的保加利亚<ref>这里原文有一个有趣的错误:英文“保加利亚”(Bulgaria)后面跟了一个俄文字母“б”</ref>,去拯救那远在罗马尼亚的“来自喀尔巴阡山的天才”<ref>尼古拉·齐奥塞斯库</ref>,或者去拉一把波兰的雅鲁泽斯基将军。
 
——执行一系列的改革,为建立未来社会主义的{{ruby|新形式寻找机会|特色社会主义}}或维持现状。
 
——与任何形式的西化思潮展开坚决斗争,或带领这些西化派实现制度转型。
 
——为党的干部和人民服务、伪造选举结果、调整宣传口径。
 
——还有注意你的钱袋子。
 
这个世界并非一成不变——激进的变革已经开始。
 
你,能撑下去吗?
{{hide| 标题=英文原版简介|内容=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socialist and capitalist bloc is coming to an end, but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socialist and capitalist Germany is not. The old party leaders are still sitting in their offices, not changing anything and waiting for exclamations from Moscow. But their end is close – Gorbachev and Helmut Kohl shake hands, unleashing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even for themselves.
 
— Lead East Germany, fraternal Bulgariaб save the Genius of the Carpathians in Romania or try to help General Jaruzelski in Poland.
 
— Conduct the country through a series of reforms, leave everything as is or look for opportunities to build new formations of socialism.
 
— Fight with westalgia in all available ways or lead these initiatives and lead the country closer to the western neighbors.
 
— Serve the people and party officials, manipulate the elections, make adjustments to propaganda.
 
— And watch out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budget funds.
 
The world does not stand still. And radical changes have already begun.
 
Can you withstand it?}}
 
==基本{{ 黑幕| 详细}} 玩法==
你将分别扮演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领袖,主导大厦将倾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份子,目前包括所有DLC在内可玩的国家一共有10个:
 
基础游戏4个:东德、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霍查身后》DLC: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
 
《铁幕落下》DLC:朝鲜、古巴和阿富汗<ref>原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后在1987年更名为“阿富汗共和国”</ref>
 
此外,截至目前(北京时间2022年1月27日),在新游戏选择国家的界面——点击南斯拉夫会显示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和克罗地亚三个加盟共和国的国旗,但这三个国家目前还处在只显示界面不可游玩的状态,预计在不久的未来将更新这三个国家的内容。
 
===进入游戏===
在进入游戏点击“NEW GAME”后,就会进入选择国家的界面。左上角为游戏到目前为止所有的DLC{{ 黑幕| 从留出的空间判断制作组打算为这款游戏做五个DLC}} ,将鼠标放上去可以知道安装了哪些{{ 黑幕| 这个不用看自己也知道吧}} ;右上角则是在安装了《铁幕落下》DLC后显示的3个国家;左下角则为你所选择 国家,在选择国家的右边还有5个难度选项可供玩家设置
[[文件:1.8.5.1版本国家选择页面(全DLC).jpg|缩略图| 国家选择页面(全DLC)]]
{{hide|标题=五个难度选项详细|内容=
PARTY DOGGERY——中文补丁翻译为“党派内斗”,加强党内团结度下降的负面效果。
 
PRESSURE FROM MOSCOW——来自莫斯科的压力,增强苏联支持度下降的负面效果。
 
WESTERN PROPAGANDA——西方宣传攻势,强化亲西度上升和人民支持度下降这两项效果。
 
SANDBOX——沙盒模式,开局金钱为100。
 
最右下边的那个按钮便是“戈地图夺命CALL”(GORBACHEV'S CALL,英文直译为“戈尔巴乔夫的呼吁”),将同时大幅增强前三项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但请注意这个难度设置是独立于前三个选项运作的{{ 黑幕| 也就是说你可以只开这个来玩}}
 
各位玩家在开始游戏之前需要注意:只有同时点了最前面三项,游戏通关后不进入1992年才可以解锁成就(戈地图开关不影响这个),同时在任何情况下开沙盒都无法在通关后解锁任何成就。另外在经济上,三个选项中每点一个游戏开局资金就会少5点}}
 
===经济介绍===
{{剧透提醒}}
{| class="wikitable 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
! scope="col" | 国旗
! scope="col" | 国名
! scope="col" | 游戏内表现
! scope="col" | 特色建筑及评价
! scope="col" | 游戏难度评分
|-
|
[[文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png|缩略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东德是这个游戏中基础设施水平最高的国家,也是唯二在开局就拥有电子厂的国家之一<ref> 另一个是保加利亚</ref>,与现实中“社会主义橱窗”的地位相吻合。
 
开局拥有1个列宁广场、1家电子厂、1家电视台、1个对外情报部、2个特勤总部(统共3栋史塔西大楼)、2家农场和3家工厂。
 
政治和社会状况极佳,同时10.0的开局资金可以允许玩家做一些比较大的动作,如直接建2个研究所或者1个电子厂以加快研究速度。
 
|位于首都的柏林墙,拥有每周-0.1苏联支持、-0.2亲西指数和+0.2特工三项效果,这也让其成为全游戏性价比最高的特色建筑之一(相当于一个免费的军事基地),在游戏中拆除柏林墙显得很没必要{{ 黑幕|其实游戏中大多数特色建筑都没必要拆除}}
|两星半
|-
|[[ 文件: 波兰人民共和国国旗(1980年始).png|缩略图]]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的基础设施水平在10个国家中排倒数,是全游戏基础设施最差的国家之一:仅有1家电视台、1个列宁广场、2个特勤总部、3所农场、4所工厂,其中3所农场全部是已经私有化了的农场。
 
开局资金只有1.0,只能向朝鲜卖了军火以后才算得上是揭得开锅<ref>游戏中向朝鲜出售军火能获得3.5资金</ref> ,完美符合了80年代末波兰经济的窘况。
 
政治形势更是极其严峻,40的人民支持度+60的亲西度——之后的几个与反对派有关的事件,再加上之前提到的3个私有化农场,更是让亲西度飙升。开局后不久亲西度就会暴涨到90以上,这时候的你基本无力回天只能重开。
 
{{黑幕|这里我指出一条必寄的路线:组织圆桌会议→完全接受反对派条件→选举→等待选举结果/组织公务员投票→寄}}

2017年4月6日 (四) 13:46的版本

<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 

Template-info.svg 模板文档  [查看] [编辑] [历史] [刷新]

使用方法

{{like}}<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 

参数

自定义文本

{{like|666}}<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 666

未指定参数名称时,默认该参数为自定义文本参数


用户名

{{like|username=Example}}<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 Example觉得这挺赞的。

(觉得赞的)用户数量

{{like|num=1}}<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 1位用户觉得这挺赞的。

{{like|num=2}}<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 2位用户觉得这挺赞的。

{{like|num=3}}<img alt="Like" style="margin:0 0 3px 0; display:inline-block"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16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width="16" height="14" srcset="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24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1.5x,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acebook_like_thumb.png/32px-Facebook_like_thumb.png 2x"> 3位用户觉得这挺赞的。

等等…….

重定向页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