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
由于不符合H萌娘收录范围,但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该条目已被归档处理。
请注意不要仿此条目新建条目,而且该条目也完全不能代表H萌娘立场!
马克思列宁主义 "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毛泽东)
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
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去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
—— 列宁 《国家与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与学说的体系。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敌人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
—— 列宁,《卡尔·马克思》
直到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的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了人类认识史上的积极的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的部分,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 后来,经过列宁和斯大林,又发展了这个伟大的理论。
—— 毛泽东《矛盾论》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几千年来总是说压迫有理,剥削有理,造反无理。自从马克思主义出来,就把这个旧案翻过来了,这是个大功劳,这个道理是无产阶级从斗争中得来的,而马克思作了结论。根据这个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干社会主义。 斯大林有什么功劳呢?他发挥了这个道理,他发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弄出一篇很清楚很具体很生动的道理来,这就是建立革命阵线,推翻帝国主义、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理论。
—— 毛泽东 《在延安各界庆祝斯大林六十寿辰大会上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五二一页
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最伟大代表的学说的直接继续。
——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九一三年三月),《列宁全集》第十九卷第一页
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系统地论述了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一点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所著的“费尔巴哈论纲”中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他以前的所有一切哲学体系的根本区别: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过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为社会的革命改造而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利用旧哲学中一切珍贵的和进步的东西,创立了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所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用唯物辩证法改造了哲学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创立了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把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经济科学,在社会经济生活的观点上进行了革命,创立了唯一科学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而写的。旧经济学家认为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露了并指明这是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中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利润,财富的泉源。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 《列宁文选》两卷集。1953年,人民出版社第一卷,第72页。
代替封建制度的资本主义并没有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只是用剥削和压迫劳动者的一种形式代替了另一种形式。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批评和谴责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幻想一种没有剥削的美好制度,但是他们并没有指出摆脱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他们阐明了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创造者的无产者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将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主义用革命理论武装了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工人阶级,并给在过去曾是自发发展的工人运动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明确方向。
当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群众发生影响,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打倒共产主义而联合起来了。资本家阶级无论在过去或者是现在,都不仅限用暴力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的辩证法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他的敌人扮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内脏腐烂的自由派,企图在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形态下复活起来。”(《列宁文选》两卷集,1953年人民出版社第一卷,第77页。)机会主义通常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已经过时的个别原理,把它们变成教条,这样来阻碍马克思主义的向前发展,从而阻碍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和机会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这个凶恶敌人进行无情斗争中形成并巩固起来的。
“......列宁主义就是世界各国无产者的国际学说,对于世界各国——其中也包括那些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毫无例外的都是适用,而且是必要的学说。”
—— 《斯大林全集》 1954年,人民出版社第八卷,第18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和工作的时期是帝国主义时代以前的时期,也就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及其学说的继承者——列宁,则是帝国主义时期,也就是说是腐朽的资本主义时期,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已经在一个国家内获得了胜利,并开辟了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纪元的时期。列宁辛辣的拆穿了波格丹诺夫,尤什凯维奇,阿芬那琉斯与马赫的反动主义,坚决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新的最高的和最后阶段的问题。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列宁根据这个分析证明了在新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不平衡的跳跃式的发展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可能首先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而不可能同时在一切国家内获得胜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概述了关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列宁向前发展了这一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严整学说,即关于无产阶级不仅在推翻封建制度和推翻资本主义的事业中,而且在无产阶级专政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对城乡劳动群众实行领导的严整学说。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发现了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确定了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同非无产阶级和半无产者阶级被剥削群众(贫下中农等)的阶级联盟的特殊形式。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高级类型的民主制,是代表被剥削阶级利益的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式。它和代表少数人,即剥削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是相反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列宁主义中的主要部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政党做了天才的概述。列宁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第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上同机会主义者,中派主义者的斗争中,制定了并给俄国无产阶级和全世界无产者提供了关于党——无产阶级的领导组织,无产阶级手中的主要武器,没有它就不可能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获得胜利——的严整学说。列宁在和马列主义的敌人做无情斗争时,制定了党——根本不同于那些已经成为资产阶级主要社会支柱,第二国际政党的一种新型的政党——思想的、组织的、策略的和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理论在斯大林的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斯大林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总结苏维埃联盟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及在总结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在一系列的问题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对发展的一般的辩证规律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如何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和如何起作用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斯大林发展了列宁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中作为衰退的和新生的事物之间新的斗争形式的巨大作用的思想。斯大林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继续创造性的研究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表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指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特点,资本主义的矛盾以及病灶。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许多问题。他从理论上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竞争的规律相反,起作用的是国民经济按比例(有计划)发展的规律。阐明了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作为特种商品生产的特点问题,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范围的局限性,等等。
斯大林发展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手段和方法的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揭示了苏维埃国家的主要机能和发展阶段。并且指出:纵使在完全的共产主义的条件下,如果帝国主义国家从外部袭击的危险性还存在,则国家仍然必须继续保存和巩固。 一百多年以来,许多资产阶级政府曾企图消灭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活泼。这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者根本利益的科学,就像不可能消灭无产阶级一样,也不可能消灭马克思主义。现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改良主义,机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者,考茨基分子,孟什维克,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分子,布哈林分子以及无产阶级的其他敌人的斗争中发展马列主义。
一百多年以来,许多资产阶级政府曾企图消灭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活泼。这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者根本利益的科学,就像不可能消灭无产阶级一样,也不可能消灭马克思主义。现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改良主义,机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者,考茨基分子,孟什维克,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分子,布哈林分子以及无产阶级的其他敌人的斗争中发展马列主义。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列宁文选》两卷版,1953年,人民出版社
《斯大林选集》,1972年,人民出版社
《简明哲学辞典》,1958年,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选集》1991年,人民出版社
《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1970年,人民出版社
《列宁选集》,1972年,人民出版社
《斯大林全集》,1954年,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1年,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