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

H萌娘,万物皆可H的百科全书!
CaoPig讨论 | 贡献2025年4月15日 (二) 11:31的版本 (加上急需改进)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绿坝和谐.jpeg
注意!该条目的内容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说法

继续浏览会被绿坝娘和⭐谐哟

注意!该条目的内容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说法

继续浏览会被绿坝娘和⭐谐哟

Cctvdream.png
注意!该条目的中立性存疑,可能对阅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请各位读者和编辑者注意此提示,不要轻信条目中的叙述。我来编辑此条目!
注意!该条目的中立性存疑,可能对阅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请各位读者和编辑者注意此提示,不要轻信条目中的叙述。我来编辑此条目!
Commons-emblem-issue.svg
H萌娘提醒您,此条目可能需要大幅度整改,建议新用户不要模仿此条目的格式建立新条目。 如果您清楚改善现状的方法,可以尝试帮忙改进
H萌娘提醒您,此条目可能需要大幅度整改,建议新用户不要模仿此条目的格式建立新条目。 如果您清楚改善现状的方法,可以尝试帮忙改进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苏联官僚机构为斯大林主义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在与左翼反对派的斗争中服务的捏造。其目的是将斯大林主义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列宁主义”联系起来,为其辩护。

然而,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列宁主义”,只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完全遵循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在共产主义者联盟指导下制定的不变的共产主义纲领,将无产阶级革命理解为一种必然的国际现象,并由全球共产党领导:

这场革命有可能仅在一个国家发生吗?

不。通过创造世界市场,大工业已经使地球上所有民族,特别是文明民族,彼此之间建立了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至于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独立于其他民族而不受其影响。

此外,它还协调了各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以至于在所有文明国家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已成为决定性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为当代的伟大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现象,而必然会在所有文明国家——至少是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同时发生。

——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党与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唯一区别在于:

他们在各国无产阶级的民族斗争中,指出并提出了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不分民族。

共产党人还被指责想要消灭国家和民族。

工人没有祖国。我们不能从他们那里夺走他们没有的东西。由于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必须上升为民族的领导阶级,必须建立民族,所以,就其本身而言,它本身就是民族的,尽管这个词不是资产阶级意义上的民族的。

由于资产阶级的发展、贸易自由、世界市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统一,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对抗正在日益消失。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他们更快地消失。主要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至少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我们的利益和任务是使革命持久进行,直到所有有产阶级或多或少被赶下统治地位,直到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直到无产阶级的联合发展到足够远——不仅在一个国家,而且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以至于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之间的竞争停止,至少决定性的生产力集中在工人手中。我们关心的不能只是修改私有财产,而是要废除它;不是掩盖阶级对立,而是要废除阶级;不是改善现有社会,而是建立一个新的社会。

—— 马克思致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会的讲话

无产阶级在与有产阶级的集体权力作斗争时,只有把自己组织成一个独特的政党,与有产阶级所建立的一切旧政党相对立,才能作为一个阶级而行动。无产阶级组织成一个政党,对于确保社会革命的胜利及其最终目标——消灭阶级——是必不可少的。

—— 第一国际工人协会 决议(1872年)

公社无法建立新的阶级统治形式。通过将一切劳动资料转移给生产劳动者,迫使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为生计而劳动,从而摧毁现存的压迫条件,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唯一基础就会被铲除。但要实现这种变革,首先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建立一支无产阶级军队。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解放自己的权利。国际的任务是组织和联合劳动力量,为即将到来的斗争做好准备。

——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运动成立一周年纪念日上的讲话

共产国际知道,为了迅速取得胜利,为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而斗争的国际工人协会必须有一个牢固的、集中的组织。

共产国际实际上应该代表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共产党,各个国家的各个党派组成其各自的支部。共产国际的组织宗旨是确保每个国家的工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其他国家的组织起来的工人那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援助。

—— 共产国际(第三届) 序言

因此,十月革命作为世界革命第一步的国际性是无可争辩的。

布尔什维克率先行动,争取工人委员会支持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但正因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建立在以小生产农民为主的大多数基础之上,它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小资产阶级农民的利益。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带有官僚主义色彩的工农国家”。

因此,十月革命是两场运动汇聚的双重革命: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和农民的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我们不应该(像马尔丁诺夫那样)害怕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即在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中取得完全胜利,因为这样的胜利将使我们能够唤醒欧洲,而欧洲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在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之后,又将帮助我们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对“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口号提出的反对意见之一是,专政以“单一意志”为前提,而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不可能有单一意志……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和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中缺乏统一性,并不妨碍在民主问题上和为共和制而斗争中的单一意志。忘记这一点,就等于忘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逻辑和历史区别。忘记这一点,就等于忘记民主革命的全民革命性质:如果民主革命是“全民的”,那么正是因为这场革命满足了全民的共同需要和要求,所以才有“单一意志”。超越民主的界限,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和农民资产阶级的单一意志。

……总有一天,反对俄国专制制度的斗争将会结束,俄国的民主革命时期将会结束;到那时,再谈论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意志一致’、民主专政等等,将是可笑的。到那时,我们就要直接谈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专政的问题,并且更加详细地论述它。

—— 列宁的社会民主党的两种策略

因此,十月革命的一切经济成就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方面的成果,而国际共产主义方面的成就则完全是政治性的:共产国际的成立和苏维埃共和国服从于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国际利益。

土地重新分配完成了民主革命,但却成为社会主义的障碍;而国有化则将土地置于无产阶级的控制之下,从而简化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庞大的农民人口使得这种妥协成为必要,即土地重新分配而非国有化。结果,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在法律上将土地国有化,同时将实际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但它并没有称之为社会主义,而是正确地将其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并希望借助国际革命,尤其是德国革命的直接成功,来克服这一困境:

如果没有建立在现代科学最新发现基础上的大规模资本主义工程,社会主义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有计划的国家组织,没有让千百万人在生产和分配上严格遵守统一的标准,社会主义也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社会主义就不可想象。这也是基础常识。历史……走了一条如此奇特的路线,以至于它在1918年诞生了社会主义的两个互不相干的部分,它们就像两只未来的小鸡,并排存在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同一个壳里。1918年,德国和俄国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经济条件与政治条件在物质上实现的最显著的体现。

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会立刻非常容易地打碎任何帝国主义的外壳(可惜,这个外壳是用最好的钢做成的,一只小鸡也打不破),并且一定会带来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而且不会有任何困难,或者说,只有很小的困难——当然,我们所说的“困难”是指世界历史范围内的困难,而不是狭隘的市侩观念中的困难。

—— 两种策略

世界革命失败,布尔什维克党和共产国际在“一国社会主义”的旗号下陷入机会主义的蜕变,完成了资产阶级反革命,而俄国革命则永远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阶段。

斯大林、毛泽东、胡志明、卡斯特罗等人都错误地将工业国有化和土地重新分配给合作社农民的举措冠以社会主义的标志,暴露了他们政治立场的小资产阶级性质。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将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歪曲为国际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这是向孟什维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蜕化。即使忽略前面所有引述,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马克思在土地问题上的立场:

1868年,在布鲁塞尔国际会议上,我们的一位朋友说:

小块土地私有制将根据科学的裁决而消亡,大块土地私有制将根据正义的裁决而消亡。那么,只剩下一个选择。土地要么成为农村协会的财产,要么成为全民的财产。未来将决定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社会运动将导致这样的决定:土地只能归国家所有。把土地交给农村劳动者,就等于把社会拱手让给一个排他性的生产者阶级。

对于列宁的立场:

民粹派认为农夫是俄国的未来,这种观点必然源于他们对农民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信任,源于他们对资本主义前途的不信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工人是俄国的未来,而俄国资本主义在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发展,越来越证实了他们的观点。俄国工人运动已经获得了认可,但是就农民运动而言,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鸿沟至今仍反映在他们对这个运动的不同理解上。在民粹派看来,农民运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驳斥。这个运动主张直接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不承认资产阶级政治自由,它源于小生产,而不是大生产。总之,在民粹派看来,农民运动才是真正的、真正社会主义的、直接的社会主义运动。

...

因此,我们必须把纯粹无产阶级的斗争和一般农民的斗争结合起来,但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我们必须支持一般的民主斗争和一般的农民斗争,但不能沉溺于这种非阶级的斗争;我们决不能用“社会化”之类的虚伪口号把它理想化,决不能忘记把城市无产阶级和农村无产阶级组织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民主党的必要性。这个党在全力支持最坚定的民主主义的同时,也不会让反动的幻想和在商品生产制度下进行“平均化”的试验使自己偏离革命道路。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现在是一场革命斗争;在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当前阶段,没收地主的土地在各方面都是革命的,我们支持这一革命民主措施。但是,把这种措施叫做“社会化”,欺骗自己和人民,认为在商品生产制度下土地占有可以实现“平等”,这是一种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空想,我们把它留给反动的社会主义者去实现。

与斯大林宪法 的立场相比:

第七条 集体农庄和合作社的公营企业及其牲畜、农具、集体农庄和合作社的产品以及共用建筑物,是集体农庄和合作社的社会主义共同财产。除集体农庄公营企业提供的基本收入外,集体农庄的每个家庭还拥有一小块附属于住宅的土地供个人使用,并拥有该地块上的附属设施、住宅、牲畜、家禽和小型农具作为个人财产——这些都依照农业组合章程的规定。 第八条 集体农庄占有的土地保证给集体农庄无限期地、无偿地使用。

与毛泽东的立场 相比:

人们一看到商品生产就生气,以为这就是资本主义。但是,为了几亿农民的团结,好像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增加货币供应。这不仅对几亿农民的团结是一个问题,而且对几十万干部的思想也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只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但是,似乎有人想立刻宣布全民所有制,剥夺中小生产者。但是他们不宣布所有制类型!是公社所有还是县所有?这样取消商品,取消商品生产,仅仅宣布公有制,就是剥夺农民……

...

有些人害怕商品。他们无一例外地害怕资本主义,没有意识到随着资本家的消失,商品生产才有可能大幅扩张。我们在商品生产方面仍然落后,落后于巴西和印度。商品生产并非孤立存在。看看具体背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背景下,它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它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大林主义的俄罗斯一样,是一个建立在小资产阶级农民基础上的资产阶级国家,但它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直接上台执政的,而不是通过党的蜕化。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就没有任何共产主义的特质,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既没有将工业发展置于宏大的国际革命战略之下,也没有废除小农生产、将其转变为单一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意图。即使到了今天,尽管进行了经济改革,中国和其他残存的斯大林主义国家仍然延续着合作化农民小生产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