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廷杖

於 2023年5月11日 (四) 22:31 由 Xiangsu30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用语信息 |image=谁迫害你了.jpg |用语名称=骗廷杖 |其他表述=假装冲突、卖直、扩大化 |用语出处=明朝现象 |相关条目= }} '''骗廷杖'''是中国大陆网友对中国大陆网络平台上的一种现象的称呼,多见于文娱界,行为最早出自明朝 ==简介== 廷杖一词出自明朝,指在宫殿之上公开的用板子打大臣的屁股,是明朝独具特色的一种对大臣的肉体和精神的惩罚,轻…”)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用語信息 |image=誰迫害你了.jpg |用語名稱=騙廷杖 |其他表述=假裝衝突、賣直、擴大化 |用語出處=明朝現象 |相關條目= }} 騙廷杖是中國大陸網友對中國大陸網絡平台上的一種現象的稱呼,多見於文娛界,行為最早出自明朝

簡介

廷杖一詞出自明朝,指在宮殿之上公開的用板子打大臣的屁股,是明朝獨具特色的一種對大臣的肉體和精神的懲罰,輕者重傷,不幸者立斃杖下,而因為明朝的文官集團特別強大,明朝的文人大臣特別重視聲名,各個希望流芳百世,可是歷史中能被史書留下名字的人太少太少,能建功立業流芳百世的機會也是千載難尋,因此很多人會在朝廷上找個理由藉口,揪住皇帝某個錯誤,上個奏摺罵一頓,然後讓自己被打一頓甚至打死,這樣自己就能以「敢直言進諫的忠臣」流芳百世,甚至造福後代,這種行為就叫「騙廷杖」。

後來這個詞被中國大陸網友用來稱呼某一人或組織為達成某種目從而故意的去招惹群眾/官方的打擊的行為,多出現於文娛界,其中更多見於網劇和遊戲業界中,因為網劇和電子遊戲的主要受眾年齡層較低,且性格偏激,加上官方宣傳渠道因自身原因使得年輕人不相信政府,進而使得他們很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

騙廷杖之所以能這麼成功,其根本原因是利用的大眾對官方的不信任感和敵視情緒,以及官方機構自身固步自封和缺乏有效監管導致的。

行為

包括但不限於:

  • 網劇/遊戲製作方在沒開播/沒上線前營銷「因為廣電/文旅局要求修改某些東西,不然不讓播/不給過審」,之後開播/上線後出點什麼事(比如劇情稀爛)大眾就會怪罪於審核。
  • 在網絡上/現實中故意做出激起民憤/觸碰官方紅線的行為,然後聲稱自己遭到迫害,要求政治避難。
  • 一些時政類視頻帳號故意歪曲一件社會性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從而賺取流量。
  • 一些時政類視頻帳號故意擴大化一件社會性事件的影響,從而賺取流量。
  • 一些文娛相關從業者故意擴大化一則規定的影響,使大眾怪罪於審核。

(待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