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7·22事件」:修訂間差異

出自H萌娘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imported>假面骑士01
(创建页面,内容为“{{施工中|两天}} {{info|本条目包含大量粗口,请见谅}} {{信息栏 |image= |图片说明= |title='''事件信息''' |事件名称=文登7·22事件 |…”)
 
imported>假面骑士01
(扩充内容)
行 1: 行 1:
{{施工中|两天}}
{{info|本条目包含大量粗口,请见谅}}
{{info|本条目包含大量粗口,请见谅}}
{{信息栏
{{信息栏
行 25: 行 24:


== 事件介绍 ==
== 事件介绍 ==
{{info|由于事件年代久远,大部分事件图片已无法找到 ,恳请各位编辑者帮个小忙}}
{{info|由于事件年代久远,大部分事件图片已无法找到}}
== 起因 ==
== 起因 ==
2013年以来,侯聚森(下称“候”)在百度贴吧“纳年纳兔纳些事吧”与梁智星(下称“梁”)等一众恶俗圈人士在涉及中国目前国体、政体的观点上长期冲突,且与梁等人有过网络上的口头冲突。
2013年以来,侯聚森(下称“候”)在百度贴吧“纳年纳兔纳些事吧” (简称“纳吧”) 与梁智星(下称“梁”)等一众恶俗圈人士在涉及中国目前国体、政体的观点上长期冲突,且与梁等人有过网络上的口头冲突。


== 经过 ==
== 经过 ==
行 36: 行 35:
</gallery>
</gallery>


== 舆情发酵 ==
=== 舆情发酵 ===
 当日17时起,微博网友“种花家的小小兔”等帐号陆续发布微博,爆料该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公开侯因揭批精日分子而曾遭“纳吧”吧主人肉、威胁恐吓的情节,此次被人殴打也正是因为此原因,随后各路微博爱国大V和包括“共青团中央”在内的官方账号跟进,表明坚定支持“青年爱国”的态度。舆论主基调以围绕声援侯,谴责网上舆论戾气和网下暴力行径,要求严查幕后主使和施暴者等方面展开。
 当日17时起,微博网友“种花家的小小兔”等帐号陆续发布微博,爆料该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公开侯因揭批精日分子而曾遭“纳吧”吧主人肉、威胁恐吓的情节,此次被人殴打也正是因为此原因,随后各路微博爱国大V和包括“共青团中央”在内的官方账号跟进,表明坚定支持“青年爱国”的态度。舆论主基调以围绕声援侯,谴责网上舆论戾气和网下暴力行径,要求严查幕后主使和施暴者等方面展开。
<gallery>
<gallery>
行 44: 行 43:
</gallery>
</gallery>


7月22 日20:30,文登警方发布初步调查结果,对外公告称当事双方因意见不合相约见面“理论”,随即发生暴力冲突,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事双方皆处以行政拘留处分,但大众对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结果感到不满。
日20:30,文登警方发布初步调查结果,对外公告称当事双方因意见不合相约见面“理论”,随即发生暴力冲突,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事双方皆处以行政拘留处分,但大众对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结果感到不满。
<gallery>
<gallery>
Image:公安机关处理结果.png|缩略图|文登警方的处理结果
Image:公安机关处理结果.png|缩略图|文登警方的处理结果
</gallery>
</gallery>


随后,“种花家的小小兔”再次发表微博,对文登警方无视“纳吧”中反党辱华、丑化中国、抹黑历史等不法言论和草草结案的态度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和质疑,随后包括共青团中央在内的团系官方账号陆续发声,表明支持青年爱国的坚定态度。
<gallery>
Image:种花家的小小兔微博消息4.JPG|缩略图|相关微博
</gallery>
面对共青团中央等团系官方账号要求警方公正依法处置,威海警方官微“威海警方在线”发布信息称“事实正确,定性准确,处罚得当”“7.22案是一起普普通通的治安案件,已经处理完了”、“我们:为......”一度被大量网民解读为叫板团中央。这条本没有必要发的、更像是一个牢骚诉苦的帖文,致使舆情开始急速发酵。
<gallery>
Image:警方发言.JPG|缩略图|威海警方相关微博
</gallery>
=== 舆情第一次爆发 ===
随后,以知名公知“老榕”为首的各路公知蜂拥而至,以“约架只是年轻人‘闹着玩’”、“侯不是爱国青年”、“这只是普通的治安案件”等论调作为主要口径,舆论矛头直指共青团中央,嘲讽、谴责、咒骂“爱国是原罪”、“侯是五毛”,舆论焦点开始向“爱国与法治孰轻孰重”转变。
<gallery>
Image:公知言论.jpeg|缩略图|
</gallery>
公知的论调激起了大量普通网民的不满与愤怒,随后,“地瓜熊老六” 、“司马南”、“平民王小石” 等爱国网友相继发声驳斥。
<gallery>
Image:微博消息1.JPG|缩略图|地瓜熊老六相关微博
Image:微博消息2.JPG|缩略图|司马南相关微博
Image:微博消息3.JPG|缩略图|平民王小石相关微博
</gallery>
随后,传统媒体也被吸引介入舆情论战,北京晚报官微出声反驳老榕,称“没看见‘主动’两个字 是不是你自己加的啊?也没看见说‘约架’那个‘架’是不是也是你加的啊?跟你观点不同的人约你见面就能合理合法的揍你一顿吗?”,“老兄,相约是双方互相的意思,而且相约等于约架吗?相约就要挨揍吗?”,掀起了第一波舆论对冲的波澜。
<gallery>
Image:微博消息4.JPG|缩略图|北京晚报相关微博
</gallery>
=== 舆情第二次爆发 ===
7月24日13:26,“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发布由“小兵章嘎”撰写的长文《谨防中国青少年意识形态出现极端主义思潮》,首次系统性地分析了该舆情中存在的五大隐患:
*该舆情是由线上立场争议(爱国与媚日)演变成线下的有组织暴力行动
*当事双方皆是青少年,意味着意识形态斗争的低龄化、低门槛化日益严重
*随着贴吧信息“防卫省已经在我账户上打了400美元”等一系列信息被曝光,该事件的殴打方疑似与境外组织有联系
*该网络舆情的大规模爆发,预示着虚拟社会的“网络人肉搜索”,已经向现实社会的“暴力恐吓犯罪”蔓延
*新形势下,某些群体利用特殊文字符号、图片视频等形式传播反华反民族等极端主义思潮,已经成为亟须重视的课题,进一步加强舆论场平台的自我约束和管控迫在眉睫
<gallery>
Image:防卫省的400美元.JPG|缩略图|事件相关截图,出自另一个“精日”势力窝点“日本之家吧”
</gallery>
此举给团中央带了很大的压力,反对声音群起攻之,持续向团系账号施加舆论压力,并进一步促进舆论战的升级,网上攻击矛头逐步转向攻击党和国家的政体制度,舆情被引爆到新高潮。
随后,人民网刊发的《“爱国青年”约架也是法律问题》、《媒体评“爱国青年被围殴”:情感比事实清楚》两篇时评文章,为反对方发声增加了砝码,带动了网络上针对团系账号多条战线形式的攻击,并且几乎在同一时间段网上出现大量水军刷屏,诱导了大量身份不明的网民跟风起哄和恶语谩骂,舆情呈现出向“警方依法办案”、“仅是治安案件”等方向发展。
7月25日,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官方微博“共青团福建省委 ”发言,提醒大众'''“文登7·22事件”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标志性事件。'''随后,共青团南平市委员会官方微博“南平团市委”曝光大量施暴者背后的黑幕,尤其是百度贴吧“纳年纳兔纳些事吧”中辱华灭史、恶意攻击他人的帖文被逐一扒出。


<gallery>
Image:纳吧相关资料1.JPG|缩略图|
Image:纳吧相关资料2.JPG|缩略图|
Image:纳吧相关资料3.JPG|缩略图|
Image:纳吧相关资料4.JPG|缩略图|
Image:纳吧相关资料5.JPG|缩略图|"八纮一宇"是当时日军宣扬大东亚战争正当性的用语,意为"天下一家"。
Image:纳吧相关资料6.JPG|缩略图|
</gallery>


 随后, “种花 的小小兔”再次发表微博 对文登警方无视 “纳吧” 党辱华、丑化中国、抹黑历史等不法言 和草草结案的态度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和质疑 随后包括山东共青团在内的官方账号陆续发声 表明支持青年爱国 坚定 态度。
 随后, 大众网、独 网、西征网等社会网站紧跟其后 深度挖掘并披露网络上一批类似 “纳吧” 动舆 平台。自此 “文登7·22事件”已经完全脱离“候继森被打”事件本身 上升到了新 意识形 斗争的高 度。


== 舆情爆发 ==
随后,以知名公知“老榕”为首的各路公知蜂拥而至,以“约架只是年轻人‘闹着玩’”、“侯不是爱国青年”、“这只是普通的治安案件”等论调作为主要口径,舆论矛头直指共青团中央,嘲讽、谴责、咒骂“爱国是原罪”、“侯是五毛”。
<gallery>
<gallery>
Image: 公知言论.jpeg|缩略图|
Image: 独家网微博1.JPG|缩略图| 事件相关截图其一
Image:独家网微博2.JPG|缩略图|事件相关截图其二
Image:独家网微博5.JPG|缩略图|事件相关截图其四
</gallery>
</gallery>
== 结局 ==
7月26日,大众网发出重磅采访新闻《大众网独家对话侯聚森父子,详说被打前因后果》,文章详述描述了事件的前因后果<ref>http://sd.dzwww.com/bwyc/201507/t20150726_12761474.htm 文章地址</ref>,随后,新华、澎湃、新京等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聚焦关注,数十万计的自媒体账号跟进评论传播,舆情发酵态势一度呈现明朗化。
当日深夜,网友“回浦秀才”发布舆情分析报告,从依法办案等角度深度解读“文登7·22事件”<ref>https://weibo.com/p/1001603868994363903372?feed_filter=2&page=1 文章地址</ref>,并点出“‘文登7·22事件’将会是中国这几年法治、舆论和意识形态斗争上一个标志性事件。”,随后,该舆情事件的重要性被更多网络活跃人士重新认识,大量青年网友逐条评论、扩散研读,集聚起一股强大的意见声浪,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舆论共鸣。
随后,“紫光阁”发布微博,表明支持爱国力量的坚定态度,称“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并称将关注7·22事件背后的“纳年纳兔纳些事吧”。随后,屡屡使用恶俗脏话攻击他人的“老荣成人”、“伍毛乱华”等公知的账号被关闭,“纳吧”也也因大量精日分子长期发布不法言论涉嫌违法而被关闭,“老榕”等账号开始删贴,这起舆论战才渐渐降温直至平息。
== 事件结果 ==
*“纳年纳兔纳些事吧”被关闭,残余成员分散至全网各个圈子
*文登警方官方微博在事发之后一直未有动静,直至关停
*此次事件打破了自2011年以来“公知”“恨国党”在中国大陆网络平台呼风唤雨的现象
*“恶俗”一词进入大众视野,并受到中国官方的高度关注

於 2021年3月22日 (一) 15:31 的修訂

Icon-info.png
本條目包含大量粗口,請見諒
本條目包含大量粗口,請見諒
事件信息
事件名稱 文登7·22事件
別稱 文登7·22群毆事件、侯聚森事件
發生日期 2015年7月22日
相關人物 侯聚森(受害者)、梁智星等一眾惡俗圈人士(加害人)
相關平台 百度貼吧「納年納兔納些事吧」
事件結果 「納年納兔納些事吧」被關停,事件平息

文登7·22事件 是指2015年7月22日文登青年侯聚森因與梁智星等人對中國政體觀點不同而在其學校校門口遭到以梁智星為首的四人圍毆致傷的一起惡性事件

背景

  • 在2011年左右,中國大陸的網絡平台上充斥著「公知」「恨國黨」等「精日」「精美」群體,而且這些人擁有很高的聲望
  • 公安機關內部部分人員腐化,為了錢什麼都干
  • 百度貼吧「納年納兔納些事吧」長期作為惡俗「精日」勢力的窩點,通過人肉搜索、惡意騷擾、網上侮辱等一系列手段對付反對者是不是很熟悉

人物介紹

  • 侯聚森:愛國主義者,山東省文登師範學院學生,本次事件的受害人
  • 梁智星:港獨人士,惡俗組織「東方紅演藝有限公司」主要成員兼頭目,本次事件的加害人

事件介紹

Icon-info.png
由於事件年代久遠,大部分事件圖片已無法找到
由於事件年代久遠,大部分事件圖片已無法找到

起因

2013年以來,侯聚森(下稱「候」)在百度貼吧「納年納兔納些事吧」(簡稱「納吧」)與梁智星(下稱「梁」)等一眾惡俗圈人士在涉及中國目前國體、政體的觀點上長期衝突,且與梁等人有過網絡上的口頭衝突。

經過

梁通過文登警方中一些為蠅頭小利失節的民警,成功獲取到候的個人信息,隨後在2015年7月22日13:30,梁與其他四人攜帶拐棍與辣椒水在文登師範學院校門口對候進行毆打,導致侯頭部、背後等多處受傷,當日14:52,侯本人的微博「侯聚森-側衛36」發布消息稱,自己被「納吧」的人用辣椒水、甩棍毆打。

輿情發酵

當日17時起,微博網友「種花家的小小兔」等帳號陸續發布微博,爆料該事件的前因後果,並公開侯因揭批精日分子而曾遭「納吧」吧主人肉、威脅恐嚇的情節,此次被人毆打也正是因為此原因,隨後各路微博愛國大V和包括「共青團中央」在內的官方帳號跟進,表明堅定支持「青年愛國」的態度。輿論主基調以圍繞聲援侯,譴責網上輿論戾氣和網下暴力行徑,要求嚴查幕後主使和施暴者等方面展開。

當日20:30,文登警方發布初步調查結果,對外公告稱當事雙方因意見不合相約見面「理論」,隨即發生暴力衝突,警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當事雙方皆處以行政拘留處分,但大眾對這種「各打五十大板」的處理結果感到不滿。

隨後,「種花家的小小兔」再次發表微博,對文登警方無視「納吧」中反黨辱華、醜化中國、抹黑歷史等不法言論和草草結案的態度表達了強烈的譴責和質疑,隨後包括共青團中央在內的團系官方帳號陸續發聲,表明支持青年愛國的堅定態度。

面對共青團中央等團系官方帳號要求警方公正依法處置,威海警方官微「威海警方在線」發布信息稱「事實正確,定性準確,處罰得當」「7.22案是一起普普通通的治安案件,已經處理完了」、「我們:為......」一度被大量網民解讀為叫板團中央。這條本沒有必要發的、更像是一個牢騷訴苦的帖文,致使輿情開始急速發酵。

輿情第一次爆發

隨後,以知名公知「老榕」為首的各路公知蜂擁而至,以「約架只是年輕人『鬧著玩』」、「侯不是愛國青年」、「這只是普通的治安案件」等論調作為主要口徑,輿論矛頭直指共青團中央,嘲諷、譴責、咒罵「愛國是原罪」、「侯是五毛」,輿論焦點開始向「愛國與法治孰輕孰重」轉變。

公知的論調激起了大量普通網民的不滿與憤怒,隨後,「地瓜熊老六」 、「司馬南」、「平民王小石」 等愛國網友相繼發聲駁斥。

隨後,傳統媒體也被吸引介入輿情論戰,北京晚報官微出聲反駁老榕,稱「沒看見『主動』兩個字 是不是你自己加的啊?也沒看見說『約架』那個『架』是不是也是你加的啊?跟你觀點不同的人約你見面就能合理合法的揍你一頓嗎?」,「老兄,相約是雙方互相的意思,而且相約等於約架嗎?相約就要挨揍嗎?」,掀起了第一波輿論對沖的波瀾。

輿情第二次爆發

7月24日13:26,「共青團中央學校部」發布由「小兵章嘎」撰寫的長文《謹防中國青少年意識形態出現極端主義思潮》,首次系統性地分析了該輿情中存在的五大隱患:

  • 該輿情是由線上立場爭議(愛國與媚日)演變成線下的有組織暴力行動
  • 當事雙方皆是青少年,意味著意識形態鬥爭的低齡化、低門檻化日益嚴重
  • 隨著貼吧信息「防衛省已經在我帳戶上打了400美元」等一系列信息被曝光,該事件的毆打方疑似與境外組織有聯繫
  • 該網絡輿情的大規模爆發,預示著虛擬社會的「網絡人肉搜索」,已經向現實社會的「暴力恐嚇犯罪」蔓延
  • 新形勢下,某些群體利用特殊文字符號、圖片視頻等形式傳播反華反民族等極端主義思潮,已經成為亟須重視的課題,進一步加強輿論場平台的自我約束和管控迫在眉睫

此舉給團中央帶了很大的壓力,反對聲音群起攻之,持續向團系帳號施加輿論壓力,並進一步促進輿論戰的升級,網上攻擊矛頭逐步轉向攻擊黨和國家的政體制度,輿情被引爆到新高潮。

隨後,人民網刊發的《「愛國青年」約架也是法律問題》、《媒體評「愛國青年被圍毆」:情感比事實清楚》兩篇時評文章,為反對方發聲增加了砝碼,帶動了網絡上針對團系帳號多條戰線形式的攻擊,並且幾乎在同一時間段網上出現大量水軍刷屏,誘導了大量身份不明的網民跟風起鬨和惡語謾罵,輿情呈現出向「警方依法辦案」、「僅是治安案件」等方向發展。

7月25日,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官方微博「共青團福建省委 」發言,提醒大眾「文登7·22事件」已經成為意識形態鬥爭的標誌性事件。隨後,共青團南平市委員會官方微博「南平團市委」曝光大量施暴者背後的黑幕,尤其是百度貼吧「納年納兔納些事吧」中辱華滅史、惡意攻擊他人的帖文被逐一扒出。

隨後,大眾網、獨家網、西征網等社會網站緊跟其後,深度挖掘並披露網絡上一批類似「納吧」的反動輿論平台。自此,「文登7·22事件」已經完全脫離「候繼森被打」事件本身,上升到了新的意識形態鬥爭的高度。

結局

7月26日,大眾網發出重磅採訪新聞《大眾網獨家對話侯聚森父子,詳說被打前因後果》,文章詳述描述了事件的前因後果[1],隨後,新華、澎湃、新京等大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媒體聚焦關注,數十萬計的自媒體帳號跟進評論傳播,輿情發酵態勢一度呈現明朗化。

當日深夜,網友「回浦秀才」發布輿情分析報告,從依法辦案等角度深度解讀「文登7·22事件」[2],並點出「『文登7·22事件』將會是中國這幾年法治、輿論和意識形態鬥爭上一個標誌性事件。」,隨後,該輿情事件的重要性被更多網絡活躍人士重新認識,大量青年網友逐條評論、擴散研讀,集聚起一股強大的意見聲浪,並形成了較為一致的輿論共鳴。

隨後,「紫光閣」發布微博,表明支持愛國力量的堅定態度,稱「輿論鬥爭要敢於亮劍」,並稱將關注7·22事件背後的「納年納兔納些事吧」。隨後,屢屢使用惡俗髒話攻擊他人的「老榮成人」、「伍毛亂華」等公知的帳號被關閉,「納吧」也也因大量精日分子長期發布不法言論涉嫌違法而被關閉,「老榕」等帳號開始刪貼,這起輿論戰才漸漸降溫直至平息。

事件結果

  • 「納年納兔納些事吧」被關閉,殘餘成員分散至全網各個圈子
  • 文登警方官方微博在事發之後一直未有動靜,直至關停
  • 此次事件打破了自2011年以來「公知」「恨國黨」在中國大陸網絡平台呼風喚雨的現象
  • 「惡俗」一詞進入大眾視野,並受到中國官方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