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Liubob:修订间差异

来自H萌娘
由Liubob在話題关于民国相关条目的讨论上做出的最新留言: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imported>Pavel
imported>Liubob
第46行: 第46行:
:::::*关于拟人化词条中的人名,一般情况下我同意不使用人名,但在有必要特别指出行为人时也应该提及人名。比如说,国民党内部也有蒋介石、汪精卫,和后来组建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军阀冯玉祥等人,只是由于蒋实力做大不代表他就可以代表全党了。在历史上共产党反对的也主要是蒋政府,因此将他称作“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文革时期共产党内部也(大致)分为尖锐对立的“保守派”和“造反派“。今天你攻击我明天我斗争你,这两个派别的行为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毛死后保守派上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过去所有的坏事全部赖到造反派头上,形成了今天的官方叙事。而国外很多研究者同样不区分这两者,只说是共产党昏了头,这也是完全错误的说法。
:::::*关于拟人化词条中的人名,一般情况下我同意不使用人名,但在有必要特别指出行为人时也应该提及人名。比如说,国民党内部也有蒋介石、汪精卫,和后来组建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军阀冯玉祥等人,只是由于蒋实力做大不代表他就可以代表全党了。在历史上共产党反对的也主要是蒋政府,因此将他称作“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文革时期共产党内部也(大致)分为尖锐对立的“保守派”和“造反派“。今天你攻击我明天我斗争你,这两个派别的行为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毛死后保守派上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过去所有的坏事全部赖到造反派头上,形成了今天的官方叙事。而国外很多研究者同样不区分这两者,只说是共产党昏了头,这也是完全错误的说法。
:::::——[[用户:Pavel]]([[用户讨论:Pavel|讨论]]) 2020年8月8日 (六) 19:21 (CST)
:::::——[[用户:Pavel]]([[用户讨论:Pavel|讨论]]) 2020年8月8日 (六) 19:21 (CST)
::::::{{回应}}
::::::*我不否認我沒有達到完全中立這一點,但在我看來你在國民黨娘條目中也沒有達到(不過在雙方這樣的交鋒中也許可以讓條目更接近中立...)。你說東北淪陷以後蔣的政策是不抵抗,這顯然不符合史實,除非在上海、長城、綏遠抗戰的中央軍是在平行時空作戰,否則國府對日本侵略的態度絕非不抵抗,你可以指責防守反擊而不主動反攻不夠積極,但不抵抗顯然是誤解,只有張學良下達過這樣的命令。至於轉進跟潰逃,兩者我都有留下,我僅僅是在黑幕中添加了撤退而已。另外,所謂大量的美援的實質是,在美方要求國共雙方成立聯合政府的要求下,國府方不僅被要求多次下達停戰令,甚至還被美國下達軍火禁運,名義上是1946年7月至1947年5月,實際上即便到1948年,國軍也沒拿到多少援助。
::::::*編輯的問題,大概理解了
::::::*連結和名稱的部分,我只是想了解這麼做的原因而已,至於更動,如果這樣版面有比較好的話那沒必要再更動
::::::*關於人名的部分,你所說的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是,這麼說好了,其實在這部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有個問題,第一,組織之間拆分、合併的關係不好表達,在寫北洋時就碰到了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分裂成國民軍、五省聯軍、直系吳部的直系...第二,雖然在一般的歷史上可以清晰的弄清楚國家、政權、黨派、個人這四者之間的關係、聯繫與影響,但當四者都萌娘化又同時出現時,對於四者關係設定的部分我個人認為成為一個不大容易的課題,之前處理黨娘跟政權萌娘之間的關係就不易了,再加入人物的話...
::::::*p.s.建議檢查下你上次的回應文本,有發現幾個文字上的小錯誤(比方贅字之類的)
::::::——[[用户:Liubob|Liubob]]([[用户讨论:Liubob|讨论]]) 2020年8月9日 (日) 01:49 (CST)

2020年8月9日 (日) 01:49的版本

欢迎~~抓住一个小萌新/v,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建设H萌娘!

H萌娘是以收录大量里番黄油本子条目现实历史人物的娘化形象为特色,活泼而又开放的情色百科全书——

  • 我们坚持“万物皆可H”的观点,从ACGN角度进行客观描述;
  • 我们的目标是为当代性教育严重缺失的青年人群提供正确而又安全的性知识查询导航
  • 您可以从 入门编辑教程 开始学习编辑H萌娘;
  • 由于本站的特殊性,我们不会为未成年人过滤内容;
  • 您可以在本站玩政治相关梗,而不用担心被枪毙
  • 编辑条目之前,您还可以在 沙盒(公共测试区)进行任意编辑测试;
  • 此外,我们不墨守成规,请放心大胆的编辑~☆
H萌娘管理组 敬上

关于民国相关条目的讨论

  1. 内容方面,如果对于之前词条的内容有不认同的地方,那你可以在条目中用直接编辑,或者用黑幕的方法添加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直接撤销先前的编辑,因为这不能表述你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撤销了很多对于格式和细节上的更改。
  2. 文字方面,h萌娘的编辑文字是简体中文,如果你想创建一个繁体中文条目,可以在类似的komica wiki编写。
  3. 望及时回复,通过讨论达成共识,避免编辑战。

——用户:Pavel讨论) 2020年8月6日 (四) 16:37 (CST)回复[回复]

(:)回应
  1. 文字方面,产生繁体中文的页面只是因为我所在的地区的输入法问题,以及过去编辑时留下的(看下早期版本可以知道),若有需要,我可以使用google处理这问题
  2. 内容方面,仔细看会发现我往往不是完全撤销,有些内容我会留下,比方部分格式及细节内容(像是把中华民国娘资料并入基本资料,或是添加一些萌百连结,这部分我有注意到就会保留)
  3. 立场方面,我认为这是我们双方之间冲突的最大原因,如果有到过双方用户页就会知道我们的政治立场相差甚远,一个支持马列主义,一个反对马列主义和马列主义的叙事方式,这导致我们在叙事角度和部分用词上的巨大冲突,只是这部分目前无法可解,我爬了下H萌百的规定,发现并没有既定的官方立场(既非反共也非亲共...)
以下只是发牢骚:说起来这个(华统的)叙事角度其实到哪都不讨好不是吗?在大陆被官方跟马列主义者封杀,在自由地区被独派围剿......说来在这样的分离主义高涨的环境里还能只反共而不成为分离主义者,两面难做不是自己应该早预料到吗
——Liubob讨论) 2020年8月6日 (四) 18:21 (CST)回复[回复]
(:)回应
  • 虽然你认为自己在编辑的时候注意了格式和细节,但再仔细看看又会发现,实际注意的只有你看到的,那还有没看到的呢……
  • 对于文字,虽然你只是使用了自己常用的输入法,可能并不是有意为之,但这不正是应该注意的吗,否则为什么还要规定标准文字呢?是不是说除了简体和繁体用户,习惯使用粤语字、英文、日文的人也可以随意编辑。而且对于过去残留文本冲突的修改不也是先前编辑的一部分吗,这么明显的一点难道也没注意到……
  • 既然你认为在编辑相关条目时立场存在分歧,那不正应该表达自己的立场,然而你的更改只有撤销,这是意味着你的所持的就是“赞同以前写这个条目的人立场”的立场吗?这样编辑恐怕表达不了见解吧。所以说,如果对条目内容有不同意见,那么请你自己写出认为正确的内容,而不是一股脑地把别人的见解撤销。这样的编辑更像是破坏而不是贡献。
  • 我不想说太多关于所谓“立场差异”,因为预设好了“我是xx主义者”,“你是xx主义者”的身份,再隔空对线,这样子毫无意义。最起码的不说在现实里,也应该围绕具体内容进行讨论。
——用户:Pavel讨论) 2020年8月7日 (五) 08:18 (CST)回复[回复]
(:)回应
  • 关于输入的部分我很抱歉,我已经将相关文本的字体更改了,以符合标准文字的规范
  • “赞同以前写这个条目的人立场”...该怎么说呢...如果你有看过这个这个就会知道,我已经写出我认为正确的内容了,在那之后除非有什么重大变故赤化、绿化,不然这两个条目我一般都只是观察变化而甚少做出更动,另外,直接从旧文本更改是过去我觉得比较方便的方式,当然若这样不好,那我也可以改用其他的方法
——Liubob讨论) 2020年8月7日 (五) 19:47 (CST)回复[回复]
(:)回应
就是说过去主要也是你动的笔吗,如果这样的话,既然写进了条目,也就不怕再被别人改不是吗。你之前说看了h萌娘网站的立场,也是表面上中立的,因此仅由于你之前做出过贡献(显然也不中立),并不代表之后别人就不能做出其他贡献,即使这些编辑和你的意见是相左的。
不过碰到了编辑冲突,我的建议同样是尽量将文章中立化,个人见解主要在黑幕里写。已经做出修改。
——用户:Pavel讨论) 2020年8月8日 (六) 04:34 (CST)回复[回复]
(:)回应
对,一开始的时候内容不多,人物经历这部分基本上是我填完的(按照自己/人物的立场),至于你说不怕被改,是没错,前提是在接受范围内(范围无关,立场影响较大)。至于h萌百的官方立场,实际上也不是要求中立,而是宣称无政治立场...(如果无理解错误的话)
另外,有些点不太清楚实行的用意,比方同词条的连结在一个条目中仅有一次,以及像为何不用德意志帝国娘而用德国娘这样的问题,望回复
至于那两个条目我还会再修改,已经有比之前的版本好,但我还是认为过于偏袒中共...(当然我相信你大概认为我过于偏袒KMT(笑))
——Liubob讨论) 2020年8月8日 (六) 09:56 (CST)回复[回复]
(:)回应
  • 我认为你仍然在把自己的认识看作是中立。打个比方,张学良和之后蒋介石执行了不抵抗政策,这是显而易见的,在东三省沦陷之后,热河、察哈尔和河北北部接着沦陷,日军已经渗透到了北京城下。蒋不仅不打日本,还派兵解散北方爱国将领自发成立的抗日武装,这就是抵抗?再比如,在战败后蒋政府前往台湾一事,转进是偏褒义的说法,溃逃是贬义的的说法。而撤退则是比较中立的用此的用词,表达向后方移动势力范围的意思。
  • 在编辑上,既然在明文中陈述事实,只利用黑幕发表个人见解,那么对于一个问题如果有多个不同意见就可以有多个黑幕。那在中立化编辑时怎么能删掉别的见解换上自己的?
  • 对于超链接,对一个条目只插入链接一次是我个人的意见,因为这样有利于规范版面。如果你认为有些条目有必要反复插入链接那也请便。
  • 关于名称也是个人意见,对于“日本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这种通用简称也是日本、德国的名词我认为没必要写全称,但像“纳粹德国”、“苏联”这样有特殊性的名词就不能用“德国”和“俄国”替代。
  • 关于拟人化词条中的人名,一般情况下我同意不使用人名,但在有必要特别指出行为人时也应该提及人名。比如说,国民党内部也有蒋介石、汪精卫,和后来组建民革的宋庆龄、李济深,军阀冯玉祥等人,只是由于蒋实力做大不代表他就可以代表全党了。在历史上共产党反对的也主要是蒋政府,因此将他称作“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文革时期共产党内部也(大致)分为尖锐对立的“保守派”和“造反派“。今天你攻击我明天我斗争你,这两个派别的行为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毛死后保守派上台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过去所有的坏事全部赖到造反派头上,形成了今天的官方叙事。而国外很多研究者同样不区分这两者,只说是共产党昏了头,这也是完全错误的说法。
——用户:Pavel讨论) 2020年8月8日 (六) 19:21 (CST)回复[回复]
(:)回应
  • 我不否认我没有达到完全中立这一点,但在我看来你在国民党娘条目中也没有达到(不过在双方这样的交锋中也许可以让条目更接近中立...)。你说东北沦陷以后蒋的政策是不抵抗,这显然不符合史实,除非在上海、长城、绥远抗战的中央军是在平行时空作战,否则国府对日本侵略的态度绝非不抵抗,你可以指责防守反击而不主动反攻不够积极,但不抵抗显然是误解,只有张学良下达过这样的命令。至于转进跟溃逃,两者我都有留下,我仅仅是在黑幕中添加了撤退而已。另外,所谓大量的美援的实质是,在美方要求国共双方成立联合政府的要求下,国府方不仅被要求多次下达停战令,甚至还被美国下达军火禁运,名义上是1946年7月至1947年5月,实际上即便到1948年,国军也没拿到多少援助。
  • 编辑的问题,大概理解了
  • 连结和名称的部分,我只是想了解这么做的原因而已,至于更动,如果这样版面有比较好的话那没必要再更动
  • 关于人名的部分,你所说的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这么说好了,其实在这部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有个问题,第一,组织之间拆分、合并的关系不好表达,在写北洋时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分裂成国民军、五省联军、直系吴部的直系...第二,虽然在一般的历史上可以清晰的弄清楚国家、政权、党派、个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联系与影响,但当四者都萌娘化又同时出现时,对于四者关系设定的部分我个人认为成为一个不大容易的课题,之前处理党娘跟政权萌娘之间的关系就不易了,再加入人物的话...
  • p.s.建议检查下你上次的回应文本,有发现几个文字上的小错误(比方赘字之类的)
——Liubob讨论) 2020年8月9日 (日) 01:49 (CST)回复[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