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贼:修订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修改描述,特别是理中客和指点江山语句) |
![]()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 | {{Alert|该称谓 可能 已被滥用}} | ||
{{Cquote|'''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 {{Cquote|'''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 ||
{{用语信息 | {{用语信息 | ||
|用语名称=爱国贼 | |用语名称=爱国贼 | ||
|其他表述= | |其他表述=沙文主义、右翼民族主义、[[粉红娘]] | ||
|用语出处=1922年剧作家陈大悲创作的独幕剧《爱国贼》 | |用语出处=1922年剧作家陈大悲创作的独幕剧《爱国贼》 | ||
|相关条目={{萌百|天朝}} | |相关条目={{萌百|天朝}} | ||
}} | }} | ||
== 简介 == | == 简介 == | ||
爱国贼是网络上对一些盲目敌视其他国家,认为中国的一切 | 爱国贼是网络上对一些盲目敌视其他国家,认为 和[[天朝娘| 中国]]有关 的一切都是好的的人的称呼。 | ||
这些人大多以爱国作为借口,举著爱国的名号为所欲为,对民众生活、科学、社会文化等等方面进行残害。 | 这些人大多以爱国作为借口,举著爱国的名号为所欲为,对民众生活、科学、社会文化等等方面进行残害。 | ||
== 行为 == | == 行为 == | ||
*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见不得有人指出中国真实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哪怕那些指出来的人期望中国能改进这些不足和缺点 | *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见不得有人指出中国真实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哪怕那些指出来的人期望中国能改进这些不足和缺点 | ||
*极端敌视除中国以外的东西( | *极端敌视除中国以外的东西(如外国节日、影视作品等) | ||
*部分人会进行一些会对他人 | *部分人 的行为 会进行一些会对他人 的 生命或精神 造成 伤害 | ||
*给反驳它们的人扣各种帽子( | *给反驳它们的人扣各种帽子(如慕洋犬、美分等) | ||
== 产生原因 == | == 产生原因 == | ||
*小资产阶级对大资产阶级本能 | *小资产阶级对大资产阶级本能 的 依附 性 | ||
*官方宣传 | *官方 民族主义 宣传 | ||
*历史上左翼民族主义的影响 | *历史上左翼民族主义的影响 | ||
*被剥削阶级无处发泄情绪 | *被剥削阶级无处发泄情绪 | ||
==年龄段== | ==年龄段== | ||
==== 15-24岁 ==== | ==== 15-24岁 ==== | ||
又称小粉红。这些人多数属于学生,他们生活普遍较为优裕, | 又称小粉红。这些人多数属于学生,他们生活普遍较为优裕,对政治 和社会 的了解 也 多限于书籍与 ( 官方 ) 媒体这两个渠道 。 同时学生 经常 缺乏判断能力,再加上年轻气盛,让他们做出爱国贼的行为。 | ||
==== 40-50岁 ==== | ==== 40-50岁 ==== | ||
又称老粉红。他们是90年代的年轻人,由于当时中国处于一个内部混乱外部弱势的时期,所以当时的年轻人很多对西方阵营国家有敌视心理,再加上他们中有不少受教育程度不高,从而容易做出爱国贼的行为。 | 又称老粉红。他们是90年代的年轻人,由于当时中国处于一个内部混乱外部弱势的时期,所以当时的年轻人很多对西方阵营国家有敌视心理,再加上他们中有不少受教育程度不高,从而容易做出爱国贼的行为。 | ||
第30行: | 第30行: | ||
根据“爱国贼”的行为,可以把他们分为武斗派、文斗派、和带节奏派。 | 根据“爱国贼”的行为,可以把他们分为武斗派、文斗派、和带节奏派。 | ||
=== 武斗派 === | === 武斗派 === | ||
这一派中很多与其说是仇外,不如说是“仇富”,即对资产阶级的剥削极为不满却又找不到真正的敌人,无处发泄。武斗派们大多是低收入人士,由于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财富与各方面条件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差距都过于巨大,他们心中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恰好此时发生了一些事件,就会给这部分人士提供一个发泄情绪的途径,于是它们以“爱国”为名在社会中施展报复,以这种形式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如今随着中国阶级矛盾逐渐公开化,这类人士已经几乎不复存在。 | 这一派中很多与其说是仇外,不如说是“仇富”,即对资产阶级的剥削极为不满却又找不到真正的敌人,无处发泄。 | ||
武斗派们大多是低收入人士,由于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财富与各方面条件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差距都过于巨大,他们心中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恰好此时发生了一些事件,就会给这部分人士提供一个发泄情绪的途径,于是它们以“爱国”为名在社会中施展报复,以这种形式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如今随着中国阶级矛盾逐渐公开化,这类人士已经几乎不复存在。 | |||
=== 文斗派 === | === 文斗派 === | ||
这 | 这 一派 人主要活跃于微博,以学生为主,经常在上述平台发表一些极端言论(如“留岛不留人”“核平日本”等),同时他们会对发生在外国的重大伤亡事件幸灾乐祸。 | ||
=== 带节奏派 === | === 带节奏派 (恰饭派) === | ||
这一派是最存在广泛的的,以{{来源请求|某译员|text=谁?}}为例,它们与"文斗派"一样活跃于微博,主要发表一些国外的新闻(大多为涉中时政类或是负面类等),再配上几段话(其中不乏挑起民族情绪的),偶尔转发几个广告(你可能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人,送你一句话:爱国饭比卖国饭容易吃)。 | 这一派是最存在广泛的的,以{{来源请求|某译员|text=谁?}}为例,它们与"文斗派"一样活跃于微博,主要发表一些国外的新闻(大多为涉中时政类或是负面类等),再配上几段话(其中不乏挑起民族情绪的),偶尔转发几个广告(你可能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人,送你一句话:爱国饭比卖国饭容易吃)。 |
2020年10月5日 (一) 20:52的版本
“
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用语信息 | ||
用语名称 | 爱国贼 | |
其他表述 | 沙文主义、右翼民族主义、粉红娘 | |
用语出处 | 1922年剧作家陈大悲创作的独幕剧《爱国贼》 | |
相关条目 | 天朝 |
简介
爱国贼是网络上对一些盲目敌视其他国家,认为和中国有关的一切都是好的的人的称呼。
这些人大多以爱国作为借口,举著爱国的名号为所欲为,对民众生活、科学、社会文化等等方面进行残害。
行为
- 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见不得有人指出中国真实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哪怕那些指出来的人期望中国能改进这些不足和缺点
- 极端敌视除中国以外的东西(如外国节日、影视作品等)
- 部分人的行为会进行一些会对他人的生命或精神造成伤害
- 给反驳它们的人扣各种帽子(如慕洋犬、美分等)
产生原因
- 小资产阶级对大资产阶级本能的依附性
- 官方民族主义宣传
- 历史上左翼民族主义的影响
- 被剥削阶级无处发泄情绪
年龄段
15-24岁
又称小粉红。这些人多数属于学生,他们生活普遍较为优裕,对政治和社会的了解也多限于书籍与(官方)媒体这两个渠道。同时学生经常缺乏判断能力,再加上年轻气盛,让他们做出爱国贼的行为。
40-50岁
又称老粉红。他们是90年代的年轻人,由于当时中国处于一个内部混乱外部弱势的时期,所以当时的年轻人很多对西方阵营国家有敌视心理,再加上他们中有不少受教育程度不高,从而容易做出爱国贼的行为。
划分
根据“爱国贼”的行为,可以把他们分为武斗派、文斗派、和带节奏派。
武斗派
这一派中很多与其说是仇外,不如说是“仇富”,即对资产阶级的剥削极为不满却又找不到真正的敌人,无处发泄。
武斗派们大多是低收入人士,由于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财富与各方面条件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差距都过于巨大,他们心中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恰好此时发生了一些事件,就会给这部分人士提供一个发泄情绪的途径,于是它们以“爱国”为名在社会中施展报复,以这种形式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如今随着中国阶级矛盾逐渐公开化,这类人士已经几乎不复存在。
文斗派
这一派人主要活跃于微博,以学生为主,经常在上述平台发表一些极端言论(如“留岛不留人”“核平日本”等),同时他们会对发生在外国的重大伤亡事件幸灾乐祸。
带节奏派(恰饭派)
这一派是最存在广泛的的,以[谁?]为例,它们与"文斗派"一样活跃于微博,主要发表一些国外的新闻(大多为涉中时政类或是负面类等),再配上几段话(其中不乏挑起民族情绪的),偶尔转发几个广告(你可能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人,送你一句话:爱国饭比卖国饭容易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