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一般情况下,你只需要使用可视化编辑,即可所见即所得地进行你的编辑。如果您还对如何编辑存在其他疑问,建议看一下 新手入门

小贴士使用源代码编辑时,在保存页面前可以用预览页面看一下编辑的效果,这样亦可以使备份功能发挥作用,注意Wikitext是不需要段首缩进的,换行需要两次回车键。请不要在短时间内反复编辑

内容指引H萌娘可不是什么严肃的百科全书,您可以使用更加生动活泼俏皮的语言进行叙述,但注意叙述时不要在条目中进行人身/种族攻击

一般情况下,你只需要使用可视化编辑,即可所见即所得地进行你的编辑。如果您还对如何编辑存在其他疑问,建议看一下 新手入门

小贴士使用源代码编辑时,在保存页面前可以用预览页面看一下编辑的效果,这样亦可以使备份功能发挥作用,注意Wikitext是不需要段首缩进的,换行需要两次回车键。请不要在短时间内反复编辑

内容指引H萌娘可不是什么严肃的百科全书,您可以使用更加生动活泼俏皮的语言进行叙述,但注意叙述时不要在条目中进行人身/种族攻击


警告:您没有登录。如果您做出任意编辑,您的IP地址将会公开可见。如果您登录创建一个账户,您的编辑将归属于您的用户名,且将享受其他好处。

该编辑可以被撤销。 请检查下面的对比以核实您想要撤销的内容,然后发布下面的更改以完成撤销。

最后版本 您的文本
第1行: 第1行:
{{不完整}}
{{不完整}}
{{人物信息
{{人物信息
|image=Cb989982b9014a9058e41d9aa8773912b21bee4b.jpg
|image= 文件:Cb989982b9014a9058e41d9aa8773912b21bee4b.jpg
|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br>(François-Marie Arouet)
|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br>(François-Marie Arouet)
|别号=伏尔泰</br>(Voltaire)
|别号=伏尔泰</br>(Voltaire)
第21行: 第21行:
==主张==
==主张==
{{Cquote|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Cquote|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反对君主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言论自由。伏尔泰欣赏中国的孔子,因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他人,而不是用宗教狂热和个人崇拜。崇拜中国儒家思想,并将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最完美的政治体制。因为中国的文官制度能让下层阶级人民得以晋升为统治阶层。他视孔子为真正的哲学家,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ref>{{cite book | ref=harv | last=Liu | first=Wu-Chi | title=The Original Orphan of China | journal=Comparative Literature | year=1953 | volume=5 | issue=3 | jstor=1768912 | pages=206–07}}</ref><ref name="伏爾泰傳記: 世界名人傳記系列46 Voltaire ">{{cite book|title =伏爾泰傳記: 世界名人傳記系列46 Voltaire|author =胡三元|publisher =谷月社}}</ref>
 伏尔泰反对君主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言论自由。伏尔泰欣赏中国的孔子,因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他人,而不是用宗教狂热和个人崇拜。崇拜中国儒家思想,并将中国的政治体制视为最完美的政治体制。因为中国的文官制度能让下层阶级人民得以晋升为统治阶层。他视孔子为真正的哲学家,他曾说“那个圣人是孔夫子,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ref>{{cite journal | ref=harv | last=Liu | first=Wu-Chi | title=The Original Orphan of China | journal=Comparative Literature | year=1953 | volume=5 | issue=3 | jstor=1768912 | pages=206–07}}</ref><ref name="伏爾泰傳記: 世界名人傳記系列46 Voltaire ">{{cite book|title =伏爾泰傳記: 世界名人傳記系列46 Voltaire|author =胡三元|publisher =谷月社}}</ref>


==讽刺==
==讽刺==
第39行: 第39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被德国攻陷以后,纳粹德国将他的墓穴亵渎。
 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被德国攻陷以后,纳粹德国将他的墓穴亵渎。


{{ 萌娘化}}
 
{{ 政治}}


==注释与外部链接==
==注释与外部链接==
{{到维基百科|伏尔泰}}
{{到维基百科|伏尔泰}}
请注意您对H萌娘的所有贡献都被认为是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下发布,请查看在H萌娘:版权的细节。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被任意修改和再散布,请不要提交。
您同时也要向我们保证您所提交的内容是您自己所作,或得自一个不受版权保护或相似自由的来源。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在新窗口中打开)

该页面属于1个隐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