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Online:修订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21,038字节 、​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海豚=
→‎里世界
imported>=海豚=
无编辑摘要
第913行: 第913行:
{{color|red|注:由于之前各大区采用的历法、计时系统不同,造成主程序编号版本混乱,故采用公元编号法,统一采用AD.XXXX.XX.XX格式,小版本号每天升级一次,大版本号每年升级一次。之前版本统一标注为BC.XXXX。}}
{{color|red|注:由于之前各大区采用的历法、计时系统不同,造成主程序编号版本混乱,故采用公元编号法,统一采用AD.XXXX.XX.XX格式,小版本号每天升级一次,大版本号每年升级一次。之前版本统一标注为BC.XXXX。}}


== 追加DLC ==
===古生代===
==== 节肢动物门 ====
=====恐虾纲=====
*由于起源古老且缺乏甲壳另开叶足动物门将其归类,直到2020年又随着更完整的带壳化石及亲缘物种化石出土又归回节肢动物门。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Anomalocaris canadensis
|加拿大奇虾
|恐虾纲、放射齿目、奇虾科
|肉食性、身体两侧具备很多叶片状附肢、头部有两爪用以捕杀猎物。
|加拿大
|rowspan="4"|寒武纪
|最早只有发现像虾仁状的爪得名『奇虾』,其他身体部位还被认为是不同的动物,后来完整度更高的化石出土才明白它是古老的顶级掠食者,还可能是第一批具有复杂复眼的动物群。
|[[档案:加拿大奇虾.jpg|200px]]
|-
|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
|双肢抱怪虫
|rowspan="2"|恐虾纲、放射齿目、抱怪虫科
|肉食性、体型与身体模式类似加拿大奇虾、后方有两根长长的触须探测后方物体。
|rowspan="2"|中国云南
|在寒武纪的中国云南浅海地区肆掠的奇虾家族顶级掠食种。
|[[档案:双肢抱怪虫.jpeg|200px]]
|-
|Lyrarapax
|里拉琴虫
|肉食性、特点是第一附肢是剪刀爪类似似皮托虫、第二第三鳍状附肢特别长或许泳速有所加成。
|化石揭露它头部的发达神经与依赖视力的现代掠食昆虫趋同演化相同布局,有助于研究节肢动物如何运用脑部作为求生工具。
|[[档案:里拉琴虫.png|200px]]
|-
|Opabinia
|欧巴宾海蝎
|恐虾纲、放射齿目、欧巴宾海蝎科
|肉食性、体长可至70厘米、特点是具有五只眼睛、口器颇似象鼻且前端有带刺的钳子。
|加拿大卑诗省
|关于口器的用法据推测可能用以掏出潜藏在泥沙中的小动物取食。
|[[档案:欧巴宾海蝎.jpg |200px]]
|-
|Aegirocassis
|海神盔虾
|rowspan="2"|恐虾纲、放射齿目、赫德虾科
|滤食性、体长约2米、身体两侧具备双列鳍状附肢、口器呈筛子状。
|摩洛哥王国
|奥陶纪
|此外它的头部亦像现代虾子一样趋同演化出头壳护身。
|[[档案:班氏海神盔虾 Aegirocassis benmoulai.jpg|200px]]
|-
|Schinderhannes bartelsi
|申德汉斯虾
|肉食性、体长约10厘米、特点是全身覆甲、鱼鳍似的游泳肢与尾部尖刺。
|德国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州
|泥盆纪
|这个泥盆纪的小奇美拉象征整个放射齿目渐渐不敌新势力崛起沦落至小猎物的黯淡末日<br>最终随着有颚鱼类的崛起补刀、恐虾纲狭义上全体灭绝。
|[[档案:申德汉斯虾.jpg|200px]]
|-
|Kerygmachela
|宣扬爪虫
|恐虾纲
|
|格陵兰
|寒武纪
|可能是介于有爪动物与恐虾纲之间的基干类群
|[[档案:克尔凯郭尔宣扬爪虫 Kerygmachela kierkegaardi.jpg |200px]]
|-
|}
=====三叶虫形类=====
*古生代海洋最具指标性的节肢动物,以上中下跟左中右都能分成三份的身体构造而闻名,还可能是第一批具有复杂复眼的节肢动物。
**自寒武纪起发展到奥陶纪进入全盛时期,却在奥陶纪末大灭绝中受到重创,自此开始逐渐步入衰退,进入二叠纪时甚至可能仅绍寥寥几属硬撑,最终也撑不过显生宙最大规模的灭绝审判,与整个古生代生物群一同就此谢幕。
**不过虽然其外壳与脱壳都非常容易形成化石,但软组织的保存却极为稀少,其口器构造和具体产卵方式等迄今仍然是个谜。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Misszhouia
|周小姐虫
|三叶虫纲、娜罗虫目、娜罗虫科
|
|中国云南省和湖北省
|寒武纪
|
|
|-
|-
|Olenoides
|拟油栉虫
|三叶虫纲、纵棒头虫目、叉尾虫科
|
|
|寒武纪
|
|[[档案:拟油栉虫.jpg|200px]]
|-
|Walliserops
|三戟三叶虫
|三叶虫纲、镜眼虫目、星尾虫科
|
|
|泥盆纪
|
|[[档案:三戟三叶虫.jpg|200px]]
|-
|Asaphus
|长眼三叶虫
|三叶虫纲、长眼虫目、长眼虫科
|
|
|奥陶纪
|
|
|-
|Isotelus rex
|霸王等称虫
|三叶虫纲、栉虫目、Asaphidae科
|
|
|奥陶纪
|
|[[档案:霸王等称虫.jpg|200px]]
|-
|Terataspis grandis
|雄伟巨型虫
|三叶虫纲、裂肋虫目、裂肋虫科
|
|
|泥盆纪早期
|
|[[档案:雄伟巨型虫.jpg|200px]]
|-
|Agnostus
|球接子
|三叶虫纲、球接子目、球接子科
|
|
|寒武纪
|
|
|-
|Dicranurus
|双角虫
|三叶虫纲、齿肋虫目、齿肋虫科
|
|
|泥盆纪中期
|
|[[档案:双角虫.jpg|200px]]
|-
|Han solo
|韩·索罗
|三叶虫纲、球接子目、双分球接子科
|
|中国云南省
|中奥陶纪
|
|
|-
|}
=====螯肢动物亚门=====
*起源于寒武纪,特征是没有触角,取而代之的是螯肢,是最早作出附肢特化的动物类群:将前半部的附肢改造成步行用与捕猎用,后半则改为专职呼吸的书鳃。
*肢口纲板足鲎在奥陶纪能与大型头足纲争霸,志留纪进入全盛时期,但最后被有颔鱼类赶尽杀绝,残存的淡水种也在二叠纪纷纷凋零,徒留剑尾亚目的鲎诉说着逝去的荣光。
**然而蛛形纲中的蜘蛛成功靠毒牙与蛛丝中兴了螯肢动物<ref>如果把蜘蛛去掉,蛛形纲就只剩下蜱螨还能看了,蝎子虽然也很有名但是物种数量相对少了许多</ref>,不只反杀昆虫,还能带给脊椎动物死亡的恐惧,可谓最传奇的演化路途。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Weinbergina
|温伯格鲎
|螯肢亚门、真螯肢类、头胸足类
|
|
|泥盆纪
|
|[[档案:温伯格鲎.jpg|200px]]
|-
|Pterygotus
|翼肢鲎
|肢口纲、板足鲎目、翼肢鲎科
|
|
|志留纪-泥盆纪
|
|[[档案:翼肢鲎.jpg|200px]]
|-
|Megalograptus
|巨型羽翅鲎
|肢口纲、板足鲎目、巨型羽翅鲎科
|
|
|奥陶纪晚期
|
|[[档案:巨型羽翅鲎.jpg|200px]]
|-
|Brontoscorpio anglicus
|布龙度蝎子
|蛛形纲、蝎目、雷蝎科
|
|英格兰
|志留纪
|目前仅发现长度约10公分的螯肢可动指化石。
|
|-
|Pulmonoscorpius
|肺蝎
|蛛形纲、蝎目、Centromachidae科
|
|
|石炭纪维宪阶时期
|
|[[档案:肺蝎.jpg|200px]]
|-
|}
=====昆虫纲=====
*别问它们怎么飞起来的,我们有6500万年的时间都找不到昆虫的一切痕迹,当昆虫出现后不只会飞还会变态,并且与植物偕同演化,最终构建成了今日陆地生态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恐蛰:我要写个惨字。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Palaeodictyoptera
|古网翅目
|古翅下纲、古网翅总目
|
|
|石炭纪晚期-二叠纪晚期
|
|[[档案:古网翅目.jpg|200px]]
|-
|Meganeura
|巨脉蜻蜓
|古翅下纲、古网翅总目、魁翅目、巨脉科
|
|
|石炭纪晚期
|
|[[档案:巨脉蜻蜓.jpg|200px]]
|-
|Aphthoroblattina
|
|Blattoptera目、Archimylacridae科
|
|
|石炭纪
|
|
|-
|Gigatitan
|
|Titanoptera目、Gigatitanidae科
|
|
|二叠纪
|
|
|-
|}
=====其他节肢动物=====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Cambropachycope
|寒武厚桨虾
|寒武厚桨虾科
|
|格陵兰
|寒武纪排碧期
|
|[[档案:克氏寒武大单面眼虫Cambropachycope clarksoni.jpg|200px]]
|-
|Arthropleura
|节胸蜈蚣
|多足亚门、倍足纲、节肋目、节胸科
|
|北美、苏格兰
|石炭纪
|
|
|-
|Amynilyspes
|
|多足亚门、倍足纲
|
|北美、欧洲
|石炭纪后期
|
|
|-
|}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其他动物的食物,后来在晚志留纪不知怎地长出了下巴开始微笑、冲出浅海、屠戮旧世界、用一千万年永远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系。
**尽管在法门劫遭受重创,甚至差点登陆失败,但最后脊椎动物还是成功强袭扬陆,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口中。在未来,更会紧追着昆虫的脚步,三(四)度飞天。
=====鱼类(肉鳍鱼以外)=====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Myllokunmingia fengjiaoa
|丰娇昆明鱼
|无颚总纲、昆明鱼目、昆明鱼科
|滤食性、体长约2.8厘米、身体成叶片状。
|中国云南
|寒武纪
|地球历史上已知最早的『鱼类』。
|[[档案:昆明鱼.jpg|200px]]
|-
|Conodont
|牙形石纲
|无颚总纲
|像鳗鱼一样细长,有着大眼睛,口器如同绞碎机,专门捕食浮游生物或小型甲壳类等的小型掠食者。
|世界各地
|晚寒武纪-晚三叠纪
|一开始只发现一堆像是牙齿的刺形化石,由于不知道是何种动物所有,故将其命名为牙形石,还有了一堆脑洞复原,最终是找到了完整化石,才确认了他们也是脊椎动物的一员。 <br>尽管在古生代繁盛一时甚至撑过了二叠纪末的大灭绝,却在三叠纪的卡尼期洪积事件中遭受重创,在来不及复原的情况下被三叠纪末大灭绝补刀,就此退场。
|[[档案:美丽普罗米桑牙形石.jpg|200px]]
|-
|Dunkleosteus
|邓氏鱼
|盾皮鱼纲、节甲鱼目、邓氏鱼科
|
|
|泥盆纪晚期
|
|[[档案:邓氏鱼.png|200px]]
|-
|Bothriolepis
|沟鳞鱼
|盾皮鱼纲、胴甲鱼目、沟鳞鱼科
|
|
|泥盆纪晚期
|
|[[档案:沟鳞鱼.jpg|200px]]
|-
|Doryaspis
|达克盾鱼
|鳍甲鱼纲、鳍甲鱼目、Protopteraspididae科
|
|
|泥盆纪
|
|[[档案:达克盾鱼.jpg|200px]]
|-
|Acanthodii
|棘鱼纲
|有颌下门
|
|
|
|
|[[档案:栅棘鱼.jpg|200px]]
|-
|Helicoprion
|旋齿鲨
|rowspan="2"|软骨鱼纲、全头亚纲、尤金齿目、旋齿鲨科
|下颌上长着排列成螺旋状的牙齿。
|北美、东欧、亚洲和澳洲
|二叠纪-三叠纪
|
|[[档案:旋齿鲨.jpg|200px]]
|-
|Sarcoprion
|沙寇锯鲨
|。
|格陵兰
|二叠纪
|
|
|-
|Edestus
|剪齿鲨
|软骨鱼纲、全头亚纲、尤金齿目、剪向颌骨顺延。
|
|泥盆纪晚期-石炭纪晚期
|
|[[档案:剪齿鲨.jpg|200px]]
|-
|Xenacanthus
|异刺鲨
|软骨鱼纲、异刺鲨目、异刺鲨科
|生活在淡水。头部有一根长刺,可能和魟鱼的尾棘一样含有毒液。
|世界各地
|泥盆纪晚期-三叠纪
|
|[[档案:异刺鲨.jpg|200px]]
|-
|Stethacanthus
|胸脊鲨
|软骨鱼纲、全头亚纲、西莫利鲨目、胸脊鲨科
|头部后方有个像铁砧的突起。头顶及背鳍布满显眼的刺,犹如鲨鱼盾鳞的放大版。
|亚洲、欧洲和北美
|泥盆纪晚期-石炭纪晚期
|在《海底霸王》和《与巨兽共舞》露面过。
|[[档案:胸脊鲨.jpg|200px]]
|-
|Furcacauda
|叉尾花鳞鱼
|花鳞鱼纲、叉尾花鳞鱼目、叉尾花鳞鱼科
|
|加拿大
|志留纪-泥盆纪
|
|[[档案:福尔卡鱼属 Furcacauda.jpg |200px]]
|-
|}
====四足形类(肉鳍鱼类、两栖类)====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Hyneria
|含肺鱼
| rowspan="2" |肉鳍鱼总纲、骨鳞鱼目、三列鳍鱼科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泥盆纪法门阶
|BBC的《与巨兽同行》中出现。
|[[档案:含肺鱼.jpg|200px]]
|-
|Eusthenopteron
|真掌鳍鱼
|
|加拿大魁北克
| rowspan="4" |泥盆纪晚期
|
|[[档案:真掌鳍鱼.jpg|200px]]
|-
|Acanthostega
|棘螈
| rowspan="5" |希望螈类、坚头类
|
|格陵兰
|首批登陆成功的脊椎动物,几乎是所有陆地脊椎动物的老祖宗。
|[[档案:棘螈.jpg|200px]]
|-
|Ichthyostega
|鱼石螈
|
|格陵兰东部
|
|[[档案:鱼石螈.jpg|200px]]
|-
|Tiktaalik
|提塔利克鱼
|同时具有鱼类及两生类的特征。
|加拿大努纳福特地区
|
|[[档案:提塔利克鱼.jpg|200px]]
|-
|Pederpes
|彼得足螈
|
|
|石炭纪早期
|
|
|-
|Crassigyrinus
|厚蛙螈
|
|苏格兰、北美
|石炭纪早期
|
|
|-
|Aistopoda
|缺肢目
|两栖类、壳椎亚纲
|
|
|石炭纪-二叠纪
|
|
|-
|Diplocaulus
|笠头螈
|两栖类、壳椎亚纲、奈克螈目、笠头螈科
|
|北美和非洲
|二叠纪晚期
|
|
|-
|Eryops
|引螈
|两栖类、迷齿亚纲、离片椎目、引螈科
|
|
|石炭纪
|
|
|-
|Prionosuchus plummeri
|锯齿螈
|两栖类、迷齿亚纲、离片椎目、始螈科
|
|巴西
|二叠纪
|
|
|-
|Proterogyrinus
|原水蝎螈
|爬行形类、并椎目、原水蝎螈科
|
|
|石炭纪
|
|
|-
|Diadectes
|阔齿龙
|爬行形类、阔齿龙科
|
|
|二叠纪早期
|
|
|-
|}
====羊膜动物====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Hylonomus
|林蜥
|真爬行动物、卢默龙类、大鼻龙目、原古蜥科
|长约20公分、外形接近现代蜥蜴。
|
|石炭纪晚期
|普遍认为是所有蜥形纲的祖先。
|[[档案:林蜥.jpg|200px]]
|-
|Coelurosauravus
|空尾蜥
|真爬行动物、双孔亚纲、韦格替蜥科
|身体两侧有用于滑翔的条状翅膀、口鼻部尖、头后方有宽广的锯齿状边缘。
|德国和马达加斯加
|二叠纪
|和现代飞蜥的翅膀为拉长的肋骨不同,空尾蜥的翅膀是皮肤特化出来的衍生物。 <br>假如空尾蜥侥幸存活到二叠纪末大灭绝,或许有进化成神话中[[龙|双翼四足龙]]的潜力,但前提是能面对翼龙等飞行动物的竞争以及撑得住白垩纪末的陨石浩劫。
|[[档案:空尾蜥.jpg|200px]]
|-
|Mesosaurus
|中龙
|副爬行动物、中龙目、中龙科
|
|南美和南非
|二叠纪早期
|
|[[档案:中龙.jpg|200px]]
|-
|Pareiasaurus
|锯齿龙
|副爬行动物、前棱蜥形目、锯齿龙科
|
|
|二叠纪晚期
|
|
|-
|Edaphosaurus
|基龙
|合弓纲、盘龙目、基龙科
| rowspan="2" |形似蜥蜴、背上有功用尚不明确的背帆。
| rowspan="2" |北美和欧洲
| rowspan="2" |石炭纪晚期-二叠纪早期
|植食性或杂食性。因长得像蜥蜴所以早期不少作品会把这货与楼下的都当作恐龙,但请记住它们属于和我们哺乳类关系更近的合弓纲成员。
|[[档案:基龙.jpg|200px]]
|-
|Sphenacodontidae
|楔齿龙科
|合弓纲、盘龙目、楔齿龙超科
|最早演化出分化齿的动物类群,著名成员为异齿龙乃二叠纪的顶级掠食者之一。 <br>楔齿龙超科的其中一支在奥尔森灭绝中幸存,继续演化为兽孔目与未来的哺乳类。
|[[档案:异齿兽.jpg|200px]]
|-
|Cotylorhynchus
|杯鼻龙
|合弓纲、盘龙目、卡色龙亚目、卡色龙科
|
|北美南部
|二叠纪早期
|
|[[档案:杯鼻龙.jpg|200px]]
|-
|Gorgonopsidae
|丽齿兽科
|合弓纲、兽孔目、丽齿兽亚目
|
|
|二叠纪晚期
|
|[[档案:丽齿兽.jpg|200px]]
|-
|Estemmenosuchus
|冠鳄兽
|合弓纲、兽孔目、冠鳄兽科
|
|俄罗斯彼尔姆州
|二叠纪中期
|
|[[档案:冠鳄兽.jpg|200px]]
|-
|Diictodon
|双齿兽
|合弓纲、兽孔目、异齿亚目、双齿兽科
|
|非洲和亚洲
|二叠纪晚期
|
|[[档案:双齿兽.jpg|200px]]
|-
|}
===其他===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Pikaia
|皮卡虫
|头索动物亚门、头索纲、皮卡虫科
|
|加拿大
|寒武纪
|
|[[档案:皮卡虫.jpg|200px]]
|-
|Vetulicola
|古虫
|古虫动物亚门、古虫纲、古虫目、古虫科
|
|中国云南东部
|寒武纪早期
|
|[[档案:古虫.jpg|200px]]
|-
|}
== 软体动物门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kimberella
|金伯拉虫
|微瓦霞虫科
|
|
|埃迪卡拉纪
|
|
|-
|Helcionelloida
|太阳女神螺
|太阳女神螺纲
|外观形似蜗牛不过螺壳呈螺旋的锥形,并非腹足纲成员。
|
|寒武纪
|考据上头足纲可能源自于此物种。
|
|-
|Wiwaxia
|微瓦霞虫
|微瓦霞虫科
|身上覆盖着一层鳞甲和硬刺用于防御。巩膜在生长过程中会定期脱落更换。
|
|寒武纪
|
|[[档案:微瓦霞虫.jpg|170px]]
|-
|Cameroceras
|房角石
|头足纲、鹦鹉螺亚纲、内角石目、内角石科
|外观状似巨大鱿鱼,不过身体皆包覆在椎状的巨大壳中。
|
|奥陶纪
|可能是最巨大的有壳物种,也可能是最巨大的无脊椎动物。 <br>早期预估可能长达10公尺以上,随着研究不断下修后目前推测大约是6~10公尺左右。 <br>一般被认为是鹦鹉螺的始祖,曾经位居食物链顶端<ref>近年来的研究中有房角石可能是滤食性物种的说法,不过奥陶纪时期头足纲的鹦鹉螺亚纲下有众多掠食性角石类也都十分巨大,所以就算房角石并非掠食性物种,奥陶纪的生物圈霸主依然是各式的大型角石们</ref>,直到奥陶纪末的灭绝事件中灭绝了各种大型角石。
|[[档案:房角石.jpg|170px]]
|-
|}
== 有爪动物门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Hallucigenia
|怪诞虫
|异虫纲、坚有爪目、怪诞虫科
|
|加拿大伯吉斯页岩、中国云南澄江化石地
|寒武纪
|因为[[进击的巨人]]声名大噪,至今仍有许多谜团,连头尾位置都是近年才找出。
|[[档案:怪诞虫.jpg |200px]]
|-
|Onychodictyon
|爪网虫
|异虫纲、等有爪目、爪网虫科
|
|中国云南澄江化石地
|寒武纪
|
|[[档案:爪网虫.jpg |200px]]
|-
|Ovatiovermis
|欢呼虫
|异虫纲、始有爪目、啰哩山虫科
|
|伯吉斯页岩
|寒武纪
|
|
|-
|}
== 棘皮动物门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Ammonicrinus
|
|海百合亚门、海百合纲
|
|
|泥盆纪中期
|
|[[档案:Ammonicrinus.jpg|200px]]
|-
|Caryocrinites
|胡桃海林檎
|海百合亚门
|
|
|志留纪
|
|
|-
|Pleurocystites
|肋海林檎
|海百合亚门、始海百合纲、双孔海林檎目、肋海林檎科
|
|
|奥陶纪晚期
|
|
|-
|Cothurnocystis
|靴海果
|海扁果亚门、海桩纲、角海果目、靴海果科
|
|
|奥陶纪
|
|
|-
|Sollasina cthulhu
|
|海胆亚门、海蛇函纲、Sollasinidae科
|
|
|志留纪
|
|[[档案:Sollasina cthulhu.jpg|200px]]
|-
|}
== 其他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5em auto;"
|-
!学名
!中文名
!分类
!能力、特征
!化石分布地
!生存年代
!备注
!图片
|-
|Typhloesus
|提丰怪物
|rowspan="3"|两侧对称动物
|椭圆形近乎鱼形、尾部疑似尾鳍、无眼、消化系统缺乏肛门、内部有铁质斑块。
|美国蒙大拿州 熊谷化石群
|石炭纪
|化石中经常发现牙形石,故推测它们以牙形石为食,但除此之外,对其了解就相当有限,与塔利怪物与内耶克虾并称古生物学三大妖孽。
|[[档案:提丰怪物Typhloesus wellsi .png |200px]]
|-
|Tullimonstrum
|塔利怪物
|眼炳突出、身躯如鱿鱼且身体侧面有多对疑似腮孔的构造、嘴部细长、末端呈钳状且当中有齿、化石的身体中轴有一尚不清楚为何物的白色细线,还超过了眼睛的所在位置。
|美国伊利诺伊州 马荣溪化石群
|石炭纪
|古生物学三大妖孽之一。高达千块的化石纪录,保存亦相当完好,连软组织甚至神经印痕都保存了下来,但仍是凭自身实力让所有研究者近乎放弃思考,突然出现在地层中又迅速消失,迄今仍是存在等同于谜团化身的神奇生物,无法了解其演化系统、物种归属乃至于一切生活方式。
|[[档案:塔利怪物.jpg|200px]]
|-
|Nectocaris
|内耶克虾
|身躯前端长着疑似漏斗的构造、具有两条触腕、整体外观活像只有两条触手的乌贼、并未发现硬壳与齿舌构造。
|加拿大伯吉斯页岩
|寒武纪早期
|从最初发现开始到现在一直无法确认其归属定位,甚至还混乱了头足纲的起源,是三大妖孽中最早也最重要的存在。学者推测其就算不是头足纲的直系先祖,也必定与其有亲缘关系。
|[[档案:内耶克虾.jpg|200px]]
|-
|Ottoia
|奥托虫
|鳃曳动物门、奥托虫科
|
|
|寒武纪
|
|
|-
|Inquicus fellatus
|吸盘古宿虫
|地位未定
|
|
|寒武纪
|
|
|-
|Graptolithina
|笔石亚纲
|半索动物门、羽鳃纲
|从一条躯体外长出多条的枝。
|中国辽东、浙江等地
|中寒武世-石炭纪晚期
|化石很像在石头上用笔写出痕迹,名字也自此得来。
|[[档案:弓笔石.jpg |200px]]
|-
|Dickinsonia
|狄更逊水母
|盾形动物门
|
|世界各地
|埃迪卡拉纪晚期
|隐生宙时期物种,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动物之一
|
|-
|}
== 地球OL目前公布的资料片与模组与补丁 ==
== 地球OL目前公布的资料片与模组与补丁 ==
=== 误传资料片《地球OL:世界末日》 ===
=== 误传资料片《地球OL:世界末日》 ===
匿名用户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