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运动:修订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2,343字节 、​ 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海豚=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乳制品安全生产专用马甲2
无编辑摘要
第11行: 第11行:
* 香港民生问题恶化
* 香港民生问题恶化
*[[zhwiki: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起因|更多]]
*[[zhwiki: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起因|更多]]
==发展==
「逃犯条例修订风波」始于2019年初,香港政府因现有制度未能将牵涉一宗台湾命案的香港男子陈同佳引渡回台受审,要求修订原有《逃犯条例》解决不能向台湾、澳门和中国大陆移交疑犯和进行法律协助的「法律缺陷」。 网民和部分传媒称之为「送中条例」,因此是次风波又称为「反送中」运动,既表示反对将逃犯直接送往中国,又以谐音借喻修订条例会将法治「送终」。
由于修订使以往中港间没有引渡的制度打破,引起社会热议。 面对质疑及反对声音,香港政府只愿意两度修改草案,惟仍称因有急切需要而力求于2019年7月立法会休会前通过,终引致6月9日过百万人上街游行,超越2003年「七一游行」50万人的纪录,并拉开了社会各界持续逾年全面抗争的序幕。
随后更曾出现2014年「雨伞革命」后首次出现群众占领道路及警方以武力清场事件、二百万人大游行,以及立法会大楼首度遭示威者占领。 期间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虽宣布撤回《逃犯条例》修订,仍无阻市民怒火,「连侬墙」及游行示威遍及各区,遭警方屡次粗暴镇压,更有抗争者感无力而以死控诉,使是次反修例风波成为香港史无前例的社会运动,亦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抗争行动终迫使北京于2020年6月以订立港港区国安法作终极铁腕镇压,被英国、美国等指斥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及「一国两制」,并对本港加以制裁,对香港整体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是次运动最大特色是蕴酿出「没有大台」的新社运形式,没有带头的组织或个人领袖,而网络社群就扮演重要角色:参与者主要透过网上讨论区如LIHKG 讨论区和Telegram等通讯软件传播和交流资讯,商讨各式行动;而各电子及网络传媒的网上Facebook直播则几乎为市民提供最钜细无遗的现场最新状况。 [1][2][3][4]此模式更令示威者获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年度25位「最具影响力互联网人物」之一。
另外,是次抗争亦令多年来近乎敌视的「勇武」与「和理非」互相谅解,合作互补,因此抗争策略更趋多元,并以「Be Water」理念为中心思想。


==争议==
==争议==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