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修订间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imported>=海豚= 无编辑摘要 |
imported>VimonaC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中立性存疑}}{{急需改进}} | {{中立性存疑}}{{急需改进}} | ||
'''红卫兵'''是在'''[[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群众组织的统称。起初主要由大学、中学的学生组成,后扩散至全社会 | '''红卫兵'''是在'''[[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群众组织的统称。起初主要由大学、中学的学生组成,后扩散至全社会。 | ||
== 起源 == | == 起源 == | ||
第22行: | 第22行: | ||
== 大串联 == | == 大串联 == | ||
1966年8-12月 | 1966年8-12月的 “ 红色朝圣 ” 活动。 | ||
北京聚集250万人,大寨10万人,井冈山圣地则三平方公里20万人,400铺位的井冈山大厦挤进一万多人,冲击了全国的货运大动脉和党政机关,运人先于运货。稍不如意则令接待同志罪上加罪,各地皆乱,省县市党委均乱,67年3月19日,全国大串联由中央终止。天下大乱局面日益达到。 | 北京聚集250万人,大寨10万人,井冈山圣地则三平方公里20万人,400铺位的井冈山大厦挤进一万多人,冲击了全国的货运大动脉和党政机关,运人先于运货。稍不如意则令接待同志罪上加罪,各地皆乱,省县市党委均乱,67年3月19日,全国大串联由中央终止。天下大乱局面日益达到。 | ||
第45行: | 第45行: | ||
68年7月28日,毛泽东对红卫兵发了脾气,严厉警告中文革的五大学生领袖,支持工宣队进驻学校,全面停止武斗。红卫兵走了下坡路。 | 68年7月28日,毛泽东对红卫兵发了脾气,严厉警告中文革的五大学生领袖,支持工宣队进驻学校,全面停止武斗。红卫兵走了下坡路。 | ||
在这之 后 , 红卫兵作为一种群众组织的形式在社会各界各单位,工厂、煤矿、人民公社开始了广泛地开展了起来 。 | |||
==作为网络用语== | |||
在文化大革命失败后,曾经中被打倒的资产阶级当权派重新上台,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资产阶级专政。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当局篡改历史,对红卫兵组织污名化,导致红卫兵在后代人眼中成为了“极端”、“狂热”和“愚昧”的代名词。 | |||
因此从2010年代早期开始,一些网民开始借用红卫兵的称号,将部分对自己喜好对象极端狂热的粉丝称呼为{{萌百|o卫兵}} 。 | |||
{{政治}} | {{政治}} |